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3新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21#
發表於 2023-5-11 15:32:3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3/05/10 瓜類近況.

直接引用在 東大 主題裡面所寫的文字, 省點時間 --------------

老婆買的 ( 賣方連續兩次購買都拿錯的 ), 屬於最長型 的絲瓜 ---> 今日為止, 套網七條. ( 未必七條都會正常長大, 授粉問題 ).

苦瓜 ( 綠白各二 ), 總計套網 27 條. ( 最大的已經是可以採的尺寸 ).

花色瓢瓜 ---> 只種植兩棵, 其中兩粒最大的, 預定後天採收. ( 單粒可能 3 ~ 4 斤 ).

還有兩粒, 預定四天之後可以採. ( 已經超過大顆的傳統電火球 )....現在為止, 總共掛果 九粒.

小黃瓜 ---> 一條已經可以採, 未來大概四或五天可以採的, 可能有六七條....套網的幼瓜總數量, 總共大概 30 條.

最慢的是 冬瓜 ( 中小型的 ), 老婆買來的苗, 好像才地植 六七天 而已. ( 但是明顯的, 已經有 開根 了 ).

至於傳統的紫色茄子 ( 先前幼株時, 曾經把所有的花都剪掉 ), 最近也準備讓它們開始正式掛果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2#
發表於 2023-5-14 21:45: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3/05/14 瓜類概況.

晚間, 小女兒 要回到租屋處, 決定去菜園, 採個幾根 小黃瓜....

底下兩張是 05/12 傍晚採的 ---> 因為 05/13 要前往 外家.

今年 " 首採 " 的三粒 瓢瓜....左右兩粒送出. ( 底下較小的自留 ).



第一個 白苦瓜.

粗的那根....套網的長度限制, 尾端到底之後, 無法繼續延長, 居然變成 橫向發展.

小的那根, 是 漏網之瓜 ( 沒有套到的 ) , 乾脆也一起採掉. ( 懶得為了那一根, 又走上一趟路, 其實...距離才幾十公尺遠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 05/12 之前, 還有 親友 送來 "兩大包 " 的小黃瓜.... 05/13, 也順便送去 外家了. ( 連同 兩粒 瓢瓜 與 白苦瓜 ).

後記 : 05/14 下午, 第二次 採 小黃瓜... 只有 8 根 而已. ( 就不拍照了, 至於晚間 小女兒 拿去幾根, 也沒下樓算 ---> 隨她高興, 大女 載她回去, 才剛離家十來分鐘 ).

反正, 後面大概平均 2 ~ 3 天, 就有一批可以採. ( 再加上 瓢瓜 / 苦瓜 / 長絲瓜...).

至於 自己種植 的 葉子菜類, 只剩下 過貓 / 龍鬚菜 / 蕃薯葉 而已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3#
發表於 2023-5-17 17:44: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3/05/15, 紫皮山藥, 終於種下去了.

2022 年尾, 種植在另外一處, 一整畦 的山藥, 短短沒幾天, 就被野豬拱個精光, 半口都沒留....損失可能介於 120 ~ 150 台斤, 很難準確估計啦 ( 2023 年度的水蜜桃...相同的慘烈下場 ).

幸好, 菜園的鐵網內, 還有一棵, 無意之中種植的 ( 事先沒有預料到, 另外一處會發生慘事 ).... 挖起來之後, 可能至少有四或五斤.

加上從 外家 帶回的一些, 總共大概煮了 3 或 4 次 ( 山藥雞湯 ), 以及留下零星幾塊的 " 種子塊根 ". ( 總共十塊, 不同形狀與尺寸 ).

翻閱舊影像, 在某一年, 才三月中下旬, 山藥塊根就開始冒芽了.

2023 年度, 都已經到了五月中旬, 只有其中一塊, 芽長大約一公尺, 另外一塊, 頂多 20 公分.

因為芽已經太長, 2023/05/15 ...決定先種了再說.

把兩根比較長的挖來種之後, 發現, 其他正要開始冒芽的, 還有另外五塊. ( 共 7 塊, 另外三塊依舊沒動靜 ).

七棵 都種好之後...走往工寮, 在濃密的雜草裡面, 眼睛看到一個奇怪的葉片.

定眼一瞧....先前挖的那個 " 僅此一棵 " 的位置, 居然出現一棵幼苗. ( 比預期多了一棵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是種植於 鐵網區域內, 今年度 ( 12 月底之後, 才會開始挖 )...應該不會再被野豬給拱個精光了.

後記 : 甜龍筍 已經被野豬啃掉今年的第一根, 還拱了相當深的泥土深度. ( 因此還造成夫妻之間的不悅, 幸好幾小時之後就徹底化解 )....

所以....這幾天, 要先把三叢的 甜龍竹, 用鐵網先圍住.

到時候, 再留個幾張記錄.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4#
發表於 2023-5-19 19:58: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3/05/19 夠狠的 4D 老杯杯.

引用於 東大 的主題 147 #, 末尾的一段文字敘述 --------------

畢竟那棵楊梅是 " 公家 " 採的. ( 先採先贏, 誰比較狠, 也是誰贏 ---> 我家不太會去採, 就算採, 也是採個幾粒而已, 嚐個味道居多----> 附近鄰居, 拿樓梯, 一採就是一大袋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05/19 ( 今天午後, 大雨, 大概五點才緩和 ), 另一半 下午休假, 傍晚要去接 小女兒....之後晚間, 還會跟三個小孩去新竹市逛街買東西之類的.

近傍晚, 雨勢稍微緩和之後, 考量到 外家 有位 " 超愛吃酸 " 的 新住民....於是決定, 採一些 楊梅, 讓 另一半 可以伴隨 瓢瓜 / 小黃瓜...帶回去當 伴手禮. ( 她算是蠻經常會回去, 而且多數時候, 沒有 空手 ).

最近幾天, 已經被採掉 好幾波 了, 昨天傍晚, 某位附近鄰居又採走一大票.

今天中午左右, 地主的某位朋友 ( 跟筆者同年, 小學同班, 國中不同班 ), 又跑去採了 兩波. ( 從二樓客廳往外, 就能看到 ---> 聽到有小貨車的車聲, 往外看而瞧得的 ).

幸好, 樹夠大棵....還有許多 已經稍微轉色, 但是還沒有被採走的.

只是, 有些急急忙忙, 儘快的採好之後, 才臨時想到 ---> 應該先拍照才對, 即使轉色的已經沒有剩下很多, 至少比底下的影像還 " 更多了許多 ".



裁切兩張, 採掉之後, 才拍攝的現況.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個嘛 .... 應該還算 夠狠 吧. ( 許多年來, 第一次採那麼多 ---> 主要是給 外家 那位 新住民 的, 表示台灣的 人情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棵樹, 當然是完全沒有 疏果 , 不過...有許多都有超過 50 元 的硬幣.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顆小顆 無所謂啦 ----> 至少, 能夠有機會 分到. ( 還沒有被鄰居統統採光光 ).

後記 : 因為雨剛停, 穿著襯衫西褲...被那些枝葉上殘留的雨水, 幾乎搞到全身濕.

反正就在屋前而已... 回家之後換衣服, 衣褲拿去洗就好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5#
發表於 2023-5-19 21:47: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3-5-19 19:58
2023/05/19 夠狠的 4D 老杯杯.

引用於 東大 的主題 147 #, 末尾的一段文字敘述 --------------

4d杯杯子,算夠狠!

青紅不分給採下,真的會酸溜溜地...
1

查看全部評分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6#
發表於 2023-5-19 22:49: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eastern 發表於 2023-5-19 21:47
4d杯杯子,算夠狠!

青紅不分給採下,真的會酸溜溜地...

東大 只看圖, 沒有仔細看文字的說明 ----

近傍晚, 雨勢稍微緩和之後, 考量到 外家 有位 " 超愛吃酸 " 的 新住民....

==============================================

不是我自己家人要吃的啦 .....除了 另一半 偶爾會吃個兩三粒, 兒子女兒都不太吃, 感覺酸個一次, 好幾年都不肯再碰. ( 除非有 全紅 的 ---> 大概要另外種植一兩棵在自己山上, 才會有 ).

那位 新住民....

青木瓜 ---> 弄成 木瓜絲, 直接當 沙拉.

青檸檬 ---> 好像在吃 橘子.

別說 " 已經轉色 " 的 東魁 ( 不會像綠色的 土楊梅 那麼會酸 ), 前一次採了幾粒 ( 05/13 ...當時更綠 )......結果 新住民說 : 好吃.

這次採的 ( 至少都有局部轉色以上 ), 評論很可能是.... 喔, 好甜, 比上次的更好吃.

後註 : 附近至少有七八戶人家會去採 ( 還不包括地主的朋友親戚那類的 ), 一堆人 拼命 / 每天數輪 的在採... 想要等到 整粒變紅 的話, 應該是.... 永遠等不到, 也輪不到.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27#
發表於 2023-5-20 06:48:18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3-5-19 22:49
東大 只看圖, 沒有仔細看文字的說明 ----

近傍晚, 雨勢稍微緩和之後, 考量到 外家 有位 " 超愛吃酸 "  ...

這樣看來,楊梅可以長的好大一顆啊!遮蔭效果不錯!如果取代我磚屋後的竹叢,應該不錯。
至少不用擔心有蛇,且好整理,竹子長好快,都一直要修剪。



按這裡顯示圖片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8#
發表於 2023-5-20 13:43: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ki 發表於 2023-5-20 06:48
這樣看來,楊梅可以長的好大一顆啊!遮蔭效果不錯!如果取代我磚屋後的竹叢,應該不錯。
至少不用擔心有 ...

那個 烏葉竹, 是早年用於 竹編 ( 畚箕 / 米籮 /火籠 / 火把 / 蝦籠 / 蟹籠....) 的主要材料來源.

因為 節間距離 比較長, 外皮也相對容易剝離的特性.

自從 塑膠 出現與大量取代各種生活用品之後, 那些竹子, 就真的變成 毫無用處 了 ---> 頂多拿來當瓜棚的架子.

楊梅, 確實可以長得枝葉非常茂盛, 更重要的是 .... 果實可以摘來吃.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9#
發表於 2023-5-20 15:15: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3-5-20 13:43
那個 烏葉竹, 是早年用於 竹編 ( 畚箕 / 米籮 /火籠 / 火把 / 蝦籠 / 蟹籠....) 的主要材料來源.

因為 ...

前兩天豪雨 這種竹子就倒到二線道的慢車道

好在不是 在我開車過程倒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0#
發表於 2023-5-20 15:58: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Zefram 發表於 2023-5-20 15:15
前兩天豪雨 這種竹子就倒到二線道的慢車道

好在不是 在我開車過程倒下

早年 ( 14 足歲, 搬到現在房屋之前 ), 村莊有 9 戶 人家.

其中一戶的老伯伯 ( 屬於父親的上一輩 ), 真的是 竹編 的超級專家.

挑米的 米籮, 畚箕, 曬食物的竹盤, 抓螃蟹的大籠子, 抓蝦的小籠子, 竹椅子, 竹籃, 或是寒冷冬天, 隨身提著外出的 火籠.( 外頭是竹編加上頂部的提把, 裡面一個 陶缽, 放著點著的木碳 ---> 幫手部取暖 ).

幾乎生活上的各種東西, 都能做出來, 而且 做工 還非常精細.

時代變遷, 類似的 竹工藝 方面的工匠, 全台灣, 可能也找不到幾位了. ( 全部都用塑膠製品, 竹製品失去了市場 ).

==================================================

那種竹子, 因為節比較長, 也適合做 火把 ----> 填充 煤油, 頂端塞一塊布即可.

早年, 還會用來協助 生火 ---> 大概三節的長度, 中央的節用鋼筋穿通 ( 只留末端那片, 鑽一小孔 ), 就變成 吹風筒....嘴巴從大口的位置, 往小孔方向吹. ( 集中吹出的氣流, 讓火燒得更旺 ).

早年的廚房, 那算是 基本必備工具.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3新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3 10:12 , Processed in 0.102593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