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9-8-25
- 最後登錄
- 2025-9-14
- 在線時間
- 1406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99449
- 帖子
- 7379
- 精華
- 0
- UID
- 125495
  
|
不合邏輯.
已經事隔一個多月, 沒有寫這個主題 ----> 因為能夠 看得懂 的人, 光是前面的幾篇, 就已經得到答案了.
況且, 摧毀許多人的 幻夢 與 美夢, 有點殘酷.
只是, 該寫的, 終究必須寫. ( 讓少數 自己有希望清醒 的人, 回復清醒, 不要繼續存在與沉迷於虛假的幻想之中 ).
---------------------------------------------------------------
七八月份的電視新聞裡面 ( 偶爾看到的報導訊息 ), 首先看到的是, 美國要在台灣屏東, 建立 太空港. ( 大概就是 九棚 吧 ).
然後說, 預計從 德州休士頓 飛到 屏東, 只要 2.5 小時.
屏東縣長那個 瞎密米 還因此樂不可支. ( 屏東成為全台灣與全世界都知道的地方, 大發 觀光財 ).
後來又一個新聞, 美國準備在月球上, 建一個小型的核能發電站, 供應 月表工作 或是 太空探測 的電力需求.
兩個 " 未來計劃 ", 當然又是準備要向 有錢國家 幫忙籌錢, 去圓美國人的 幻想 與 夢幻 而已了.
而且, 筆者可以 100 % 的說.... 純粹還是 不可能 的幻夢罷了.
---------------------------------------------------------------
1960 年代, 可以飛行 38 萬公里, 降落月表與月表活動, 然後又從月表升空, 返回 38萬公里 的 太平洋.
而且還 " 載人 " 往返 六次.
經過六十年的 科技高度發展 ( 科技程度的今與昔, 是 天壤之別 ), 怎麼從美國到台灣, 一萬公里多一點的飛行, 卻是幻想中, 以及 未來的 計劃中 ?
1970 年代, 太空梭.... 美國 " 號稱 " 可以用來往返 430 公里 高度, 所謂 太空站 的飛行器.
而且總共執行了 135 次, 地表 與 太空站 之間的運補與載人往返任務.
還 " 號稱 " 太空站, 每繞行地球一圈, 只要一兩個小時. ( 好像 對地速度 兩萬公里 之類的 ).
時速兩萬多公里, 而且是在 430 公里 的地表高度飛行的東西, 人類真的有能力, 隨時可以升空上去 " 同步 " 以及相互連接 ? ( 運送人員或物資 ).
註 : 維基資料, 太空站 對地速度 28,000. 公里 / 小時, 繞地球一圈 93 分鐘, 每天繞行地表 15.5 圈.
" 假如 " 太空站 " 繞地一圈 " 只要 93 分鐘.
那麼, 發射一支火箭到 100 公里高度 ( 脫離大氣層 ), 等待 45 ~ 50 分鐘, 就到達台灣上空了.
而且, 那還是 1970 年代, " 四五十年前 " 就已經擁有的技術.
已經是 2025 年代 的超高科技 ( 尤其電腦的計算功能與導航能力 ), 尚屬未來計劃的 休士頓 飛 台灣, 卻得耗費 2.5 小時,
顯然是 " 完全不合理 ".
能夠看懂上述說明文字的人, 應該就得到答案了 ---> 美國誇耀的那些, 實際上, 都不是真的. ( 人類登月 與 太空站 ).
======================================
筆者在此先講一個關鍵答案 ---- 因為, 地球 根本沒有在旋轉 ( 自轉 ), 更不會在 太空中 繞著太陽轉. ( 公轉 ).
另外一個答案是 ---- 月球, 也沒有繞著地球轉. ( 頂多只是飄浮在 地表上面 的高空, 讓人類可以看得到而已 ).
=======================================
現實, 看似很美好. ( 未來的 太空之夢, 遨遊所謂的 外太空 或是 太空旅行 ).
但是真相....確實 " 非常殘酷 ". ( 純粹只是許多科學家以及世界人類的 空想 罷了 ).
底下就是所謂的 太空梭, 或是探索太空如何如何的.
就不再評論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六十年前可以輕鬆往返的 登月六次.
四五十年前開始, 太空梭 可以往返 430 公里, 高達 135 次.
跨越 21 世紀 之後的今日, 卻連只是 飛上 卡門線, 都還一天到晚, 火箭自己爆炸 ?
喜歡 作夢 的人, 就繼續作下去吧.
-------------------------------------------------------------------
後記 :
一般來說, 地表高度 80 公里 以上區域, 空氣過於稀薄, 人類的飛機, 基本上已經 沒辦法飛 了, 甚至於更低的高度, 就已經成為飛機的極限高度. ( 無法以機翼上下方的氣流, 形成 浮力....方向舵 也是 ).
火箭 可以繼續衝得更高, 主要是離開 大氣層 之後, 因為速度造成的 動能. ( 能量不滅, 但是飛行方向應該是 完全不可控, 直到動能耗盡, 或是 撞到物體 為止 ).
科學界 近年來是以 100 公里 的地表高度, 當成 地表 / 外太空 的 分界線. ( 所謂的 卡門線 ).
然後, 人類 ( 或猴子與其他生物 ) 的軀體, 能夠 " 活動 / 存活 " 的最大高度, 也都在這條高度線以下.
所謂的 外太空之夢....就是夢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