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3查看 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說,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1-12-4 19:35:0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本文章最後由 kune 於 2011-12-7 12:13 編輯



人生在世,人人都想過幸福快樂的生活,脫離生死煩惱苦海。但要想離苦得樂就需要有大智慧。
讓我們感到慶倖的是: 這個大智慧人人具足,個個不缺。但是雖然人人皆有大智慧,卻不是人人都會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心迷。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如果心迷,就不能覺察到自性本有的大智慧。
人最大的邪見就是以為一切美好珍貴的東西,都得經過艱苦努力向外追求才會得到。事實上,世間最珍貴的東西都是不求自得的。
空氣、陽光、水,哪一樣不比金銀財寶、總統位置重要?沒有後者,人還能生存,但沒有了空氣、陽光和水,人根本就不能生存。
就人本身來說,最珍貴的東西上天早就免費送給你了。眼、耳、鼻舌、手、腳都是最珍貴的。
如果有人說願用總統的位子及無數的珍寶來換取你的雙眼或你的雙手,你願意換嗎,一定不願意的。可見眼耳鼻舌手腳要比權位、財富還要貴重。
當然還有比眼耳鼻舌身意更珍貴的,那就是讓你能看、能聽、能動、能思維的靈妙無比的心。可惜人們注重的往往都是外在事物,從來不去關照最最重要的心。
有人說:“我對財富、權勢看得很淡,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心感到安逸、快樂。”於是就想出各種花樣,使出各種招數,而這些招數無非是追求五欲的快樂,無節制地使用六根。
老子告訴我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五欲快樂過後往往是大苦現前,無節制使用六根的結果,是使六根越來越遲鈍、心靈越來越麻木。
也有人明白有欲皆苦,於是就離群索居,參禪打坐,修所謂出世間法。那也如同石壓草,暫時壓制住煩惱而已。
這些都是有為之法,無形無相的心,怎麼可能用有為之法,使之感到快樂呢?認識心的實相後,就知道想用有形的方法讓無形的心感到快樂,那都是妄想。
要想讓無形的心獲得快樂,只有用無形的修持,那就是不住一切相,沒有分別心。
實際上,生命的本質就是樂,根本就無需追求。人人都活在無量光明的極樂世界中,為何我們卻覺察不到?就是因為有分別心。
有了分別心,就有了愛憎之念,認為這個我喜歡,那個我不喜歡,接著就想得到自己所喜歡的,捨去自己所不喜歡的。
然而往往卻是取不到、捨不掉。自己所喜歡的總是離你遠去,而所討厭的又偏偏與你綁在一起,於是就產生種種煩惱和痛苦。所以說煩惱、痛苦都是人自己創造出來的。
人最大苦惱就是不願接受現實,不能認識實相。強取分別,強要取捨,恩恩怨怨就從這兒產生。
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孤立的東西可以取捨。世界本是一合相,有取有捨都是妄想。
就如同眼耳鼻舌手腳及五臟六腑組成了你這個人體,你能對哪個器官進行取捨呢?明明不可取不可捨,卻要強取強捨,這就是愚昧。費盡心機去取、去捨,最終還是取不到,捨不掉,自找煩惱。
莊子說:“萬物與我為一。”既然萬事萬物與我都是一體的,我還要取捨什麼呢?孟子說:“萬物皆備於我,樂莫大焉。”
見到實相的人,就不會產生分別心,沒有分別心,大智慧就會現前,一切煩惱、痛苦也就無從生起,這樣的人就會享受到生命本自具足的大歡樂、大自在。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1-12-4 21:11: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這稱之為「大圓鏡智」。
1

查看全部評分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佛說,人為什麼會有煩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4 07:28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