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 --- 紅玉水蜜桃.
在 Home友 的文章裡面, 筆者講過, 紅玉算是蠻容易種植的品種, 最遲應該在 " 地植兩年 " 的當年 ( 五月底六月份 ) 就能夠實際吃到桃子.
不過...有人在嫌 紅玉 的砧木太爛或是太差勁, 就不再多予爭辯了.
實際回顧一下, 首次種植 紅玉 的狀況. ( 可能舊文章裡面也都找得到相關訊息, 就當成複習好了 ).
2017/01 下旬, 從新竹山區, 專程開車到台中地區, 載回了六棵苗. ( 記得最早應該就是六棵沒錯, 只是當時沒拍照而已 ).
那是 2016 嫁接 ( 沒賣完 ) 的, 在四吋盆內被限縮生長了一年, 砧木粗約 6 ~ 8 mm, 高約半米.
回家之後 ( 2017/01 ) 地植, 到了 2017 三月份, 開花了.

當然啦, 只是幼樹, 沒有掛果.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地植一年左右, 樹枝變高變多, 開始幫它們拉枝.
按這裡顯示圖片
才一年兩個月, 2018 / 03 又再度開花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2018 / 05 月底, 試採了幾粒, 嚐一下味道. ( 之前沒吃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六月中, 又採幾粒. ( 不好看的缺陷當然是朝著背後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實被咬壞, 或是被咬之後成長受限的比例也相當高.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期間, 也有一些比較不夠紅的, 先不採.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買苗起算, 一年四個月就實際吃到桃子了. ( 而且不是一棵, 大概是六棵裡面的三或四棵有正常掛果 ).
如果不是在四吋盆內, 要死不活的生長一年, 而是 2016 三或四月份 就買來地植的話, 2018 當年的 " 整體樹勢 ", 可能至少會加大 50 ~ 80 %. ( 枝與葉或是花的數量 ).
不過其實也沒差啦 ( 都已經地植五年了 )....到今天為止, 只有 2018 年度因為流膠病而 陣亡一棵, 以及受傷約半棵 ( 那棵還持續活著, 也會掛果 ).
如果以 樹冠直徑 來說, 大概都有 4 ~ 5.5m 左右的幅度. ( 離地半米的樹幹直徑, 可能 15 ~ 20 cm 吧 --- 當然沒有量過, 又沒發生特別的問題, 量那些做啥 ? )
總結就是... 根據筆者的實際經驗, 紅玉...應該還算容易種, 也容易吃得到. ( 去年即使蟲災鼠害嚴重而造成受損比例超高, 果實還是多到可以四處送, 剩下的還弄成將近二十個罐頭哩 ).
只是...首次製作罐頭, 其中可能超過 2/3 ... 後來發現變質了. ( 冷藏室擺了七個月, 也算夠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