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庫存失血.
04/09 經由 另一半 告知, 04/10 下午, 住在 高雄仁武 的阿姨, 要前來自己家. ( 探望其姊, 筆者的老媽 ).
註 : 因為路程遙遠, 近幾年, 大概一年一次而已. ( 筆者的老媽, 思想與個性屬於 難伺候 的 ---> 筆者也很難帶她前往遠地的縣市 ).
----------------------------------------------------------------
04/10 下午大約 14:00, 一群人到了.
阿姨 與 高齡 94 ( 實 93 ) 的姨丈.
兩位分別住在 新竹芎林 ( 與其兒子 ) / 桃園中壢 的表姊. ( 大筆者 4 歲 與 3 歲 ).
一位嫁到台北市的表妹. ( 年齡不知 --- 比 58 年次的表弟 年長 ).
加上表弟的夫妻倆, 總共八人....陣容真大. ( 也是首次來了如此大的一群 ).
14:15 左右, 表弟 與其 外甥 ( 新竹芎林的 ), 出去拜訪附近客戶, 說大概耗費一小時就回來. ( 距離筆者家, 可能 3 ~ 4 公里 而已吧 ).
姨丈 已經有重聽, 眼睛也無法視物了, 乖乖坐在椅子休息而已. ( 阿姨 倒是頭好壯壯, 耳聰目明 --- 但是以姊妹之間的聊天居多 ).
筆者這邊就是 另一半 與住在附近的一位女性親戚陪同.
因為現場都剩下 女性, ( 也很陌生, 甚至於有些是首見而已 ), 筆者陪同沒多久, 就先上樓了. ( 女性之間比較有得聊 ).
--------------------------------------------------------
然後筆者開始暗自盤算著....
阿姨 的自己家, 還有另外三位表姊妹....就是不同的四戶人家.
2025 過年前後幾個月期間, 歷經無數次的努力, 好不容易累積的一些 蘿蔔乾 / 裝瓶的福菜 / 成品比例最低的梅干菜.
如果要送出 " 公平, 份量又還能看 " 的四份 ( 加上阿姨家還得 增額 ---> 輩份不同 ), 那麼.... 哪來那麼多成品可以送啊. ( 送個一次, 等於 2025 年度的全部心血, 都幾乎全都沒了 ).
況且, 幫大女兒鋼琴調音, 基隆市的調音師或是夫妻倆, 一年會來數次. ( 對方最喜歡的東西, 也是這些 ---> 所以每年都得送出許多 ).
幾經考慮, 決定 ---> 只給阿姨 ( 與 表弟夫妻家 算是同戶 ) 的部份就好. ( 雖然筆者與阿姨家不很熟悉或是常有往來, 筆者連 高雄仁武 也不曾實際去過, 但是....對於那些表姊妹更是陌生, 某些或許是生平首見 ).
15:20 左右 ( 筆者在二樓客廳電腦 ), 聽到陌生的車子聲音.
往外看, 那位嫁到芎林, 二表姊的兒子似乎先下車與進門, 而那位表弟, 在馬路對面 " 透氣 ". ( 不良嗜好啦 ).
筆者離開電腦, 走往三樓....一個中等容量玻璃瓶, 裡面是大約五台斤的蘿蔔乾. ( 拿布擦乾淨 ---> 新購的瓶子又剛裝不久, 瓶身還很乾淨啦 ).
再拿了容量 600ml, 裝瓶的 福菜....兩者裝袋之後, 提往一樓. ( 心裡面想說, 已經有兩項物品, 總共六斤左右, 應該夠了 ).
到了一樓 ( 表弟已經進來入座 ), 筆者走到阿姨前面說 : 阿姨, 這些給妳帶回去. ( 虛歲已經 86, 比姨丈 94, 小了八歲 ).
阿姨接手, 拿起那瓶福菜來看, 當然是高興的表情與話語.
又看了袋內, 她一看就知道那是蘿蔔乾, 又更歡喜了.
筆者順便公開的跟三個表姊妹說 : 數量有限, " 長輩 " 才有.
芎林 與 中壢 的兩位表姊, 當然都知道 ---> 要弄出那些成品, 相當不容易. ( 付出的心力相當多, 而且必須從 很多材料 變成 很少的成品 ---> 除非關係特殊, 是屬於不會輕易就送人的東西 ).
另一半 看阿姨很高興, 又私下對筆者說 : 那些 梅干菜, 也去拿一點吧.
於是乖乖的拿個半透明一斤袋, 再度上三樓, 想了想, 四卷 不吉利, 五卷 又太捨不得. ( 第三梯次的長期辛苦與努力, 成果只有 12 卷, 直接少了 近半 ).
於是, 裝了三卷, 再度下樓.
到阿姨前面說 : 阿姨, 妳聞看看. ( 袋子是開口的, 沒綁 ).
阿姨聞了一下, 說了 好香 的兩字. ( 傳給旁邊, 嫁到中壢與芎林的表姊, 也試聞一下...答案都是 有夠香, 傳回阿姨手中. )
兩個表姊也說 : 曬成梅干菜, 更不容易. ( 縮水很重, 成品比例非常低 ).
筆者提起蘿蔔乾與福菜的袋子, 準備裝入 梅干菜 之前, 先拿梅干菜去給表弟聞.
表弟聞過, 也說非常香, 又傳給其老婆, 其老婆聞了之後, 點頭點個不停, 高興的不得了. ( 廢話, 那些東西, 也算是 她家 的, 當然會比誰都高興 ---> 據說她本身也 超級喜歡 這類的鄉土產物, 市面上更買不到完全相同的東西, 不是光有錢就能夠得到的 ).
最後是嫁到台北市的表妹, 與芎林表姊的兒子....都說非常香.
其他略.
阿姨臨走前, 對家母說 : 許多年前 ( 或許八年十年之前吧 ), 曾經問過妳....以後再來妳家的話, 還會再有 蘿蔔乾 / 福菜 / 梅干菜 / 筍乾...之類的東西, 可以帶走嗎 ? ( 高齡者, 尤其特別喜歡與懷念這些東西 ).
妳 ( 指 家母 ) 當時回答說 : 現在已經做不動了, 庫存都送完之後, 可能不會有了.
阿姨又說 : 幸好後來的這麼多年來, 每次過來, 都會有 xx ( 指 筆者 ) 自己親自種植跟做出來的, 可以帶回去. ( 還不停的對筆者說謝謝 ---> 其實根本不用啦, 對於長輩與親戚, 算是應該的 ).
之後, 一群人準備回去.
表弟要先到桃園中壢, 載其大姊回到家, 與前往高鐵 ( 台北市那位 ) .... 之後再開車回高雄.
天啊, 不是只單純來新竹而已, 還多跑了桃園與高鐵站. ( 幸好, 58 年次, 還夠年輕 ).
反正, 阿姨 的 " 本家 " 最高興 ( 包括 兒與媳 ), 就好了.
不過, 即使沒有 四家都送, 也失血不少倒是. ( 光是五斤的蘿蔔乾, 一大瓶福菜, 就很不容易了, 還另外又多加了梅干菜哩 ).
也幸好....相對距離夠遠. ( 有好, 也有其不好倒是 ).
要不然, 如果一年雙方往來個五趟八趟, 真的會受不了.
因為不是 人來 才要送, 人去 ( 對方家 ) 也得帶著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