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7查看 5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碳氮比?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3-5-20 22:32:4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早上有看到一篇討論
裡面有一則講到碳氮比要多少會比較好堆肥
想請問一下
為何碳氮比會影響堆肥速度呢?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3-5-20 23:41: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你確定是這樣説?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13-5-21 06:40: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 wandervoge
找到了
知識家
http://tw.myblog.yahoo.com/jackeyhp@kimo.com/article?mid=24


有機物中碳的總含量與氮的總含量的比叫做碳氮比,它們的比值叫碳氮比率。一般禾本科作物的茎秆如水稻秆、玉米秆和杂草的碳氮比都很高,可以达到60∼100:1,豆科作物的茎秆的碳氮比都较小,如一般豆科绿肥的碳氮比为15∼20:1。一般禾本科作物的莖稈如水稻稈、玉米稈和雜草的碳氮比都很高,可以達到60 ∼100:1,豆科作物的莖稈的碳氮比都較小,如一般豆科綠肥的碳氮比為15∼20:1。 碳氮比大的有机物分解矿化较困难或速度很碳氮比大的有機物分解礦化較困難或速度很慢。 原因是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同化5份碳时约需要同化1份氮来构成它自身细胞体,因为微生物自身的碳氮比大约是5:1。原因是當微生物分解有機物時,同化5份碳時約需要同化1份氮來構成它自身細胞體,因為微生物自身的碳氮比大約是5:1。 而在同化(吸收利用)1份碳时需要消耗4份有机碳来取得能量,所以微生物吸收利用1份氮时需要消耗利用25份有机碳。 而在同化(吸收利用)1份碳時需要消耗4份有機碳來取得能量,所以微生物吸收利用1份氮時需要消耗利用25份有機碳。 也就是说,微生物对有机质的政党分解的碳氮比的25:1。 也就是說,微生物對有機質的政黨分解的碳氮比的25:1。 如果碳氮比过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慢,而且要消耗土壤中的有效态氮素。 如果碳氮比過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就慢,而且要消耗土壤中的有效態氮素。 所以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机肥(如稻草等)或用碳氮比大的材料作堆沤肥时,都应该补充含氮多的肥料以调节碳氮比。 所以在施用碳氮比大的有機肥(如稻草等)或用碳氮比大的材料作堆肥時,都應該補充含氮多的肥料以調節碳氮比。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2

4#
發表於 2013-5-21 11:59: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 大地彩妝師

  打個比方,”碳氮比”的概念就相當於微生物發酵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均衡”一樣。碳跟氮,都是胺基酸(蛋白質)的原料之一。一般而言,微生物對於碳氮的利用比例大概是25:1。碳氮比過高,微生物繁殖受限,堆肥腐熟的時間自然就會拉長;碳氮比過低,微生物大量繁殖後,分解出過多的氮素會以氨氣從空氣中散失而無法利用,造成氮素損失浪費。
  又因為完全腐熟的有機堆肥的碳氮比大約落在20:1(這也就是為什麼純發酵腐熟的有機肥的氮素大概只占4-5%,太高的不是沒有腐熟完全,就是有額外添加氮肥),因此在製作堆肥時需考慮到微生物所消耗的碳氮比,計算出來適合堆肥發酵的碳氮比大概是落在25∼30:1。
1

查看全部評分

綠寶農業科技
官網 http://www.agneeds.com.tw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agneedFANs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13-5-25 22:18: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碳氮比的觀念,出自於以堆肥為思考重點的想法
不堆,碳會自動散逸於空中,而化為土,沒有碳氮比問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13-5-31 22:12: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會散逸的是氮不是碳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碳氮比?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9 22:02 , Processed in 0.047753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