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01#
發表於 2020-7-13 21:07:27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11 幾支醜醜的綠竹筍.

話說 2020/07/05 湊巧割了 " 唯一一支 / 2020 第一支 " 的綠竹筍回家之後....

2020/07/11 下午, 到菜園下方的竹叢巡了一下, 雖然有些已經太長, 而且許多都又細又醜, 不過.... 感覺季節終於要開始了.

右邊那支只能變成竹子了, 另外三支還真的很細.



這一堆, 共有七個未來希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哥倆好.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裡也有三個希望.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很細, 或是稍微已經過長, 還是太醜....不管了, 統統割起來, 沒有魚, 蝦子也好, 至少不用花錢去買.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註: 不知道是否今年持續高溫與乾旱無雨, 導致竹筍生長非常緩慢 ---> 這些竹筍, 不管下刀或是吃起來的口感都感覺特別硬, 比往年的硬了許多.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2#
發表於 2020-7-14 14:11:55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0-7-14 21:27 編輯
canonchun 發表於 2020-7-11 15:59
吃起來如何,很"瓜"嗎?
那麼綠,苦味如何?


再次回應 canonchun 大大 的疑問.

之前一篇文章的麻竹筍照片, 至少在個人經驗與感覺上來說, 長年以來, 口感都不會很硬 ( 或者稱為很瓜 ), 像是用 " 切丁 " ( 麻竹外壁很厚, 大概 2 ~ 3 cm 厚度之間, 可以切成類似四方形的丁 ) 與豬肉一起煮 ( 紅燒 / 滷汁那種方式 ), 小女兒一口接一口, 說口感 " 很軟 ". ( 註: 她對於食物相當挑, 她說軟的話, 沒有人會覺得硬 ).

主要原因可能是生長環境 ---> 那些麻竹叢全都在緊鄰山澗的位置, 因此環境相對潮濕, 不缺水氣, 生長速度也相對比較快. ( 所以不會老, 或是很硬 ).

至於 285# 的那叢綠竹, 如果把下方稱為懸崖, 那叢竹子的位置剛好就是懸崖頂端, 也是最沒有水的位置.... 因此, 除非特別用人工澆水, 純粹讓它自然生長的話, 竹筍的口感真的是 " 超級硬 "....

其實以過去十年來說, 那叢綠竹, 過去十年加起來, 可能總共割不到 " 20 支 ".....也就是幾乎根本沒去割過.

因為本來山上有一大叢 烏腳綠竹筍 可以割, 沒必要割綠竹.

2018 / 2019, 山上那叢烏腳綠已經消失, 成為歷史, 而 2020 的麻竹筍又遲到一個多月, 於是那叢綠竹就 " 加減割 / 加減吃 " 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3#
發表於 2020-7-14 21:22:03 |顯示全部樓層
2020 麻竹筍, 再忍個十來天.

回想去年的這段時期, 每次週六日帶著另一半上山, 心裡面就知道 ---> 這下子真的 " 吃力 " 了.  ( 有許多時候是獨自一人, 又要爬, 又要割, 又要剝殼, 又要背回車子, 更是吃力 ).

2020 四月份之後的桂竹不談 ( 送出一大堆, 已經吃掉一大堆, 另外還繼續冷凍著一大堆 ), 兩三年前就沒了 烏腳綠 這一種可以割, 而 麻竹 又遲到, 因此, 今年到現在除了幾支 " 非常鳥 " 的 綠竹筍, 還真的很 " " ---> 比起塊頭更大的 烏腳綠 或是最大型的 麻竹, 綠竹筍真的非常.

尚未有麻竹筍可以割, 就再來個簡單回顧好了, 去年大約相同時期的麻竹筍狀況.

最早冒出來的那一批, 已經高達兩三層樓, 這些兩三米高的, 屬於 " 第二梯次 "....



然後, 兩三台尺高的, 算是第三梯次....剛要出頭的, 就是第四梯次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裡, 還有五個新希望 ---> 註: 2020 的現在, 多數竹叢的進度, 就是這樣子. ( 等於晚了三個梯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現場剝殼減少重量, 鐮刀柄的直徑, 大約是 3 公分, 鐮刀總長度大概是 40 公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格放, 跟鐮刀柄相比, 麻竹筍的 " 管壁 " 真的很厚實, 幾乎有 2.5 ~ 3 公分 那麼厚 ---> 所以很夠份量, 背負起來也很重. ( 背個六七支, 行走 500公尺 的話, 幾乎像是跑完五千公尺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少了 烏腳綠, 麻竹又遲到了很久, 今年真的比較 " 欠收 "....不過還不用擔心沒有竹筍好吃啦. ( 四尺冷凍櫃裡面, 隨時都有 " 煮 20次 " 以上的竹筍存糧 ).  ( 等到麻竹筍開始出現, 就要開始 " 爆櫃 " 了, 沒地方塞 ).

依照 2020/07/11 所見的狀況 ( 類似去年第四梯次那種, 許多幼筍快要準備長出來 ), 猜想, 大概 07/25 以後, 就開始會有可以割的麻竹筍了.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4#
發表於 2020-7-16 21:41:32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 中旬, 再割幾支綠竹筍.


最近三年來已經沒有 烏腳綠竹 可以割, 因為前幾年都持續有許多麻竹可以割 ( 它們屬於同期 ), 所以直接以麻竹取代烏腳綠的部份.

2020 年度, 麻竹來得特別晚, ( 而且也可能會減收 ), 因此, 綠竹筍就加減割, 暫時頂替一下.

第一批的六支, 超級醜, 又細又長又老. ( 285 # 那篇 ).

第二批還是割了六支, 兩支很醜, 另外四支有稍微好一點, 至少比較粗壯, 或說比較有肉.



格放, 右邊兩支比較有點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加減割來吃, 等到幾天之後的第三批, 應該又會更好一些吧.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5#
發表於 2020-7-18 12:25:36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0-7-18 12:27 編輯

2020/07/18, 準備明天再去割竹筍.

昨天傍晚特別跑去瞄一眼, 那叢臨時用來替補 2020年 空缺的綠竹.

拿支迷你小圓鍬 ( 包括手柄總長大概 25cm 那種. ) 嘗試挖掉一些表土, 挖到綠竹筍的基部位置, 瞄一下之後感覺還太短, 當場割掉似乎有點可惜. ( 沒什麼肉可以吃. )

決定還是再多忍個兩天, 等到週日下午再割好了.

在正常與豐盛年度的時候, 覺得夏天的假日去山上割竹筍, 都是稀鬆平常, 2017 之後, 土地環境有點變動, 2020 又因為氣候與其他某種關係, 造成麻竹筍又遲到許久, 所以....雖然上山割竹筍並不常拍照, 偶爾回顧過往相同時期, 看一下舊日的狀況也好.

底下都屬於 麻竹筍, 具有相當份量的一種竹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少, 明天應該又可以再割一些綠竹筍了.  ( 麻竹筍, 大概下週末左右吧, 以往都在六月中旬就開始了, 今年卻要等到七月底 ).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6#
發表於 2020-7-20 21:28:12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19 小叢的綠竹.

當初原本預估週日會有幾根綠竹筍可以割, 早先應該是 " 太高估 " 它們的生長速度了. ( 成長速度 桂竹 > 麻竹 > 烏腳綠竹 > 綠竹 )....不過, 因為很多年都不曾割它們, 所以也不曾真正留意過它們長大的速度, 估計錯誤在所難免.

菜園附近有一大一小共兩叢, 先去看小叢的, 中段的區域有三支....只有中間那支比較長一點.



左下方這支, 決定先留下...當母竹.

按這裡顯示圖片

靠近小竹叢中央這支, 也決定要留著, 成為未來的母竹.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小叢的只了割一支, 大叢的也多數都還太短, 只割了兩支, 共三支而已....看樣子, 至少還要再等個三四天以上, 綠竹筍的高度才會差不多.

不過, 再等個三四天的話, 或許可以開始割幾條麻竹筍了, 綠竹筍就....不太需要了.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7#
發表於 2020-7-23 23:10:50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19 圳溝邊, 兩叢麻竹的近況.

如果從平常時候, 車子停在土地公前方空地而言, 搬到車子距離最接近的稱為第一叢, 其餘類推. ( 註 : 沒有搬重物時, 多數時候都停在土地公, 然後徒步走往菜園, 如果有較重物品, 例如 50Kg 水泥 或是 40Kg 大包肥料, 鋼筋錏管水泥柱之類, 就會從另外一條路徑, 開車到 田頭 的位置, 減少搬運距離 ).

第一叢麻竹, 幾年前曾經是 ( 菜園附近的, 不是其他山區的 ) 生長最茂盛的一叢, 因為上一代老人家長年以來的嚴重錯誤觀念, 導致差點就被 " 割到滅絕 "...幸好, 筆者在 2019 年度, 經過自己的觀察與判斷, 確定哪些觀念跟行為是錯誤的, 趕緊做一些彌補的行動, 至少, 有留下未來繼續發展與成長的一些希望.

兩三年前, 這一叢曾經砍伐超過半數的多齡老竹, 結果兩三年之後, 2020/07, 除了左右那兩支筆者去年特別留下的 ( 較為鮮綠色的 ), 其他也都是沒有產筍能力的斑駁老竹....至於那支 " 紅紙標示 " 的, 是 2020 的第一根竹筍, 六月份剛看它冒出地面, 就決定必須留下的.



之後轉往比較靠近圳溝邊緣的第二叢, 2019 曾經留下三根當做母竹, 結果其中兩根居然半途夭折, 心裡面想說, 大事不妙....沒想到 2020/07, 最下緣出現一個新希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側也有一根.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上來一點還有一根. ( 左下那支, 另外兩個小芽, 機率感覺不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圳溝邊的通行路徑邊緣, 因為長大之後會稍微影響通路, 生長到小路上面, 因此 2019 基本上就是這一帶決定 " 統統不留 ", 2020 剛剛冒出這兩個筍尖, 如果未來順利長大, 也會割來吃.

按這裡顯示圖片

綜合以上的狀況, 這兩叢麻竹, 2020 估計能夠割取的 " 支數 ", 應該並不多. ( 讓它們有機會擴大跟茁壯比較要緊).

不過無所謂啦, 其他還有 " 相當多叢 ", 隨便都會有麻竹筍可以割. ( 以它們的份量, 弄個五支, 冷凍櫃的剩餘空間就爆掉了 ).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8#
發表於 2020-7-25 12:11:54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25 山溝下方的兩叢麻竹

菜園附近, 山溝旁邊, 比較靠近損壞舊石橋的第一叢, 2019 有留下兩支母竹, 那是去年 " 唯二 " 長出的竹筍, 幸好當時是筆者已經 " 頓悟 " 了真正的硬道理之後, 決定兩根竹筍都必須同時留下的....然後, 2020/07 冒出了一些新的未來希望.

另外一叢距離石橋比較遠, 算是現今狀況最好的一叢, 稱為山溝第二叢. ( 其他在遙遠山上的不列, 是講菜園附近的四叢麻竹裡面, 這叢的生長情形較為良好).

2020 年度的季節比較遲, 不過....快要開始有得割了.

第一叢, 中央擠了三支.



左側的新希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右側也有.

按這裡顯示圖片

距離石橋較遠的第二叢, 底下超過十個希望.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側也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央還有兩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往年六月中旬就開始割竹筍了, 今年整整慢了一個多月...不過也快了, 幾天之後, 就可以真正 " 開工 " 了.
7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9#
發表於 2020-7-27 22:41:54 |顯示全部樓層
2020/07/27 傍晚, 首支麻竹筍.

前面講過, 綠竹跟麻竹, 今年遲了大概一個半月.

前兩三天的下午都是雷雨, 而且下得蠻大, 因此都忍著 ( 沒去看, 雖然距離算近, 幾分鐘車程而已, 雷雨就懶得去了 ), 今天到了近傍晚, 剛好雨勢緩和許多.

先前那篇, 有三支在竹叢中央 " 擠燒 " 的, 拍攝角度較遠那支, 因為已經夠高, 就率先割起來了. ( 這是之前的影像 ).



兩條 " 過熟 " 的苦瓜, 幾條豆子, 跟首支麻竹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筍尖竹殼那裡開始算, 大約 68 公分....也就是兩尺出頭. ( 習慣上都以這種高度, 當成割取的標準, 比較有份量 ---> 要短短就割, 當然也可以, 只是會覺得有點浪費, 因為它們還可以長到更大支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麻竹之外, 剩餘時間, 又割了 " 今年第三批 " 的綠竹筍...形狀不怎麼好, 不過, 有得吃, 就加減割.

按這裡顯示圖片

順便採了幾粒 珍珠芭樂. ( 個頭不大, 有得吃就加減, 反正只是家人吃的, 不用管 " 賣相 "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麻竹叢中央的另外兩支, 應該兩天後, 也可以割回家了, 光是這三支麻竹筍, 冷凍櫃就要塞爆了.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0#
發表於 2020-7-30 13:44:17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0-7-30 13:45 編輯

2020/07 月初, 珍珠芭樂

六月份, 努力幫兩棵 珍珠芭樂 套上紙袋保護.

實在是太認真套袋了, 疏掉與捨棄的幼果比率大概不到總數的 15 ~ 20%. ( 專業果農為了賣相與顆粒更大, 會捨棄 80 ~ 90% ).

反正自己吃的, 套越多, 吃得到的就更多.

結果七月下旬發現, 果實逐漸長大以及越來越重之後, 較為低位的枝條, 被垂到地上去了.

然後, 有一根原本垂直往上的枝條, 被果實的重量影響, 直接向下折斷.

影像拍攝於七月初, 當時的果實還沒大....大概一星期前, 就開始有得陸續採收了, 然後, 應該可以持續採到 " 明年的農曆年 ".

基本上, 珍珠芭樂 是全年持續在開花跟結果, 雖然現在的主力只有兩棵樹, 不過... 自家吃的話, 已經很夠了.

位置比較下方的第二棵.



較上方的第一棵.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是第一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一棵, 這根直立樹枝, 承受不了果實重量, 幾天前已經折斷而下垂.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今年只有兩棵樹, 算是正式開始產出 ( 2019 全年度掛果總數, 單棵大概只有 30 粒, 今年大概每棵都會超過 150 ), 至今已經採了兩次, 首次十幾粒, 第二次二十幾粒....自家吃不下, 半數還送人.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竹山區,沒有盡頭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10 10:14 , Processed in 0.077522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