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覓 聖稜線.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71#
發表於 2022-6-2 13:06: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咖啡時間.

早上起床之後, 已經喝了一杯.

剛剛又泡了第二杯.

因此...算是 咖啡休息 時間.

如果要問... 前些日子的圖檔硬碟故障...然後, 已經可以使用外部的存圖網站, 而且可以貼出更大張, 更漂亮的影像. ( 當然是說風景部份, 不是人物方面 ).

然後...許多舊圖消失了, 或是破損殘缺了...還是學不乖, 繼續使用 站內直接上傳?

主要的原因跟考量是 ---> 當成是食物, 趁早吃掉, 有 賞味期限.

反正這些圖文, 不是為了以後可以 考古, 或是重要的資料研究...

不見就不見了, 身上也沒有少掉一塊肉... 所有的一切, 跟隨所謂的 機緣 而定.

要用 觀霧 當主題, 可以寫很多, 寫不完.

要用 尖石的 內鳥嘴山... 寫不完.

五峰的 鳥嘴山...還是寫不完.

樣貌變了很多的 霞喀羅步道, 照常寫不完.

苗栗縣人民的 母親山....也是寫不完.

要寫 奇萊山...同樣.

還有更多的其他山林哩...

............

因此...就是一切隨緣.

寫多少, 算多少, 就這樣.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2#
發表於 2022-6-2 16:14: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6-2 16:17 編輯

三訪, 四訪 榛山觀景台.

最終到底是幾訪, 不確定...同個山區去了無數次, 不同路線或景點也走過很多次, 次數根本不重要...勉強重要一些些的是, 曾經走過.

單獨用一篇, 把觀霧地區的 榛山 ( 全台灣西半部, 觀賞 聖稜線 的最佳觀景點, 不需要爬得很辛苦 ) 寫完.

平緩步道 ( 早年屬於 林道 ) 沿途, 森林中, 紅檜的枯木.

紅檜的枯木, 還可以繼續挺立不少年. ( 扁柏更久, 玉山圓柏最久 ).



鐵杉 的枯木, 就比較撐不久了...可能幾年之後, 就不見了. ( 多少年不可考 ---> 除非每年都去拍, 沒那個閒功夫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孩們的第二次.

按這裡顯示圖片

翻了照片, 原來還曾經帶這兩位 社群的網友 ( 男方 )...幫他們拍過用 聖棱線 當背景的影像. ( 真的已經忘了, 相同地方去了多次, 也帶過太多不同的人, 過了某段時日之後, 不可能每次都清楚記得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無敵視野的 聖稜線...卻只拍三張 ( 大約可以相連, 成為完整的圖 )...後面三張算是多按的而已.

為何如此難得的天氣, 只拍了那三張 ?

因為... 早就已經拍過了. ( 相機沒換, 就算是拍了一堆也還是一樣的東西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稜線上回到平面...大樹殘骸的合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四次上了 榛山 ( 小孩們的第三次, 帶了不同的家庭, 來自台南市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次沒有風景. ( 遇到兩次無敵視野, 自己家的小孩都有在上面, 已經很夠了--- 那個家庭跟 聖稜線 或許比較無緣, 沒機會看個清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觀霧地區 與 榛山, 到此先暫告一段落.

後面的圖文...準備前往比 觀霧 更遠一點的地方.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3#
發表於 2022-6-3 20:53: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初訪 馬達拉溪吊橋.

馬達拉溪吊橋, 是前往大霸尖山群峰的傳統起登點, 也是傳統 聖稜線 的正式入口.

2004 夏末 的颱風, 大鹿林道 (  平地往觀霧 ) 與 大鹿林道東線 ( 觀霧往大霸 ) 嚴重崩塌, 禁山五年.

禁山五年期間, 想要攀登 大霸群峰 的登山者, 開發了 大霸北稜 ( 鎮西堡巨木區走往大霸, 路程漫長又辛苦, 原路往返 ), 然後又開發了一條 秀霸線 ( 從新達山屋附近, 切往大霸南側, 然後攀登大霸群峰...也一樣辛苦 ).

剛好趕在颱風之前, 可以開車前往 馬達拉溪 ( 路況有些顛簸, 需時剛好一小時, 背負重裝的話, 走路要 5 ~ 6 小時 )...因此, 留下了算是蠻難得, 也珍貴的一段記憶影像. ( 2009 年末, 重新開放之後, 就只能靠雙腳, 踢完那段 20 公里...除非擁有特權 ).

................................................................................

某天, 帶小孩在山區紮營過夜...

次日, 清晨的 大霸群峰.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收好營帳與裝備之後, 決定前往 馬達拉溪..在里程 14.5K 的地方, 有個雙層瀑布, 停車拍照紀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開到終點... 有個管制站. ( 當時沒拍, 因為不知道會有颱風, 造成山區景觀的重大變化 ---> 現在那個管制站應該還在, 不過應該已經非常破舊了 ).

帶小孩到河邊...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走吊橋...吊橋的對岸, 就是正式前往大霸尖山的起登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沿途沒有留下幾張照片, 因為日出與拔營之後, 除了瀑布拍了幾張, 就一路直衝目的地.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影像很少, 但是卻很難得. ( 現在想要拍那吊橋的話, 大概需要十小時的往返時間 ---> 總共 四十公里, 真的會走到腳軟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4#
發表於 2022-6-5 11:46: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又見 馬達拉溪吊橋.

前一篇, 初訪當地之後的次年, 颱風造成嚴重的山崩路斷....持續封山五年.

後來終於再度開放, 只是...除了 公務 與 特權....只能用雙腳走.

某一次, 因為剛好能夠騰得出時間, 答應一位女生...帶她走訪 大霸群峰, 然後也平安順利的走完了. ( 過程諸多與冗長, 略 ).

背著重裝, 走完那 20K 的 漫長林道, 已經是 午後 了. ( 開車剛好一小時, 重裝走路要 5 ~ 7 小時, 看個人腳力而定 ).

走上吊橋之前, 拍一張...畢竟已經多年未見了.



準備踏上橋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是 20 K 終點附近的木屋或是工寮, 必要時可以遮風避雨或是緊急過夜用. ( 另外還有一間舊日的管制站, 下一篇會看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過程就略過.

三個日夜的行程, 第三天一早就下山. ( 光是林道, 就很有得走, 而且回程, 平均而言算是上坡 ).

這一趟的運氣還不錯 ( 往返大霸返程遇雨, 筆者還不小心搞到差點要失溫 ), 下山時則是晴空萬里.

終於要下到溪谷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踏上吊橋, 真正的返程開始. ( 下山的落差, 大約剛好 900 公尺, 差不多是從 301 樓 走回平地, 那一段不計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可愛的藍天.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曾經拍小孩 ( 前一篇 ) 當背景的瀑布...不同拍攝角度. ( 小角度的俯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林道一隅...因為少有車輛行走, 長了許多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趟行程, 也留下了許多的記憶.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期待有資材室的蛙

Rank: 9Rank: 9Rank: 9

75#
發表於 2022-6-7 09:49: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2-6-1 20:03
記錄 --- 重返 觀霧.

講到觀賞 聖稜線 的首選位置, 觀霧地區的 榛山稜線 ... 簡單說明首次前往的經過好了 ...

真好! 居然有紅檜和扁柏,話說車子載運下來還好沒有遇到警察杯杯臨檢
偶沒有值錢的木頭 ,只有去台東三和海岸撿一些有造型的漂流木,
用刀子刮一刮也沒聞到啥味道 ,可能值錢的都被別人撿走了,
偶撿到的都是人家在海邊燒木材取暖剩下的,雖然其貌不揚但還算有點造型,
撿回家當水族箱沉木或寄生植物的造景,這樣也不錯!!
1

查看全部評分

如果貪心是前進的泉源,那不滿足便是成功的原動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6#
發表於 2022-6-7 11:37: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水蛙 發表於 2022-6-7 09:49
真好! 居然有紅檜和扁柏,話說車子載運下來還好沒有遇到警察杯杯臨檢
偶沒有值錢的木頭 ,只有去台 ...

曾經鋸了幾截木頭, 大概是超過 2x 年前的 舊事 了...

只有短短幾截的 紅檜 跟 雜木 啦, 扁柏沒有動, 因為沒力氣跟沒時間了 ( 徹夜努力, 鋸到快天亮 )...

擺著當 紀念品 倒是可以. ( 不淋雨的話, 可以擺個一兩百年...只是, 人沒辦法活那麼久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7#
發表於 2022-6-8 14:33: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第三次的 馬達拉溪吊橋.

從 74 # 的那一趟之後, 時隔一年 ( 次年的夏天 ), 背起了重裝, 又再度踢了那 20 公里, 簡直走到沒完沒了的 大鹿林道東線.

踢完 20 公里 還要繼續爬升 900 公尺 ( 背負重裝, 爬上三百樓 )....都不會走到怕嗎?

也沒辦法, 陪公子讀書 .... 要陪兒子走到 大霸尖山, 讓他實地去看看, 傳說中的 大霸尖山, 到底是什麼模樣. ( 看照片或是影片, 跟 親臨現場 會有很大的不同, 所謂的 臨場感 ).

於是, 就這麼父子兩人 ( 前一年也是只有兩人, 筆者帶一位台北市來的網友 )...又再度準備踏上吊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略.

兩個日夜之後, 第三天的清晨, 準備返程. ( 4.5 K 山徑, 下降 900 公尺 + 20 K 林道 + 約 60 K 山路行車 = 到家 ).

九九山莊 是在山腰的森林中, 只有後面山坡地的一處透空, 有西面的視野. ( 季節對的話, 可以看日落或是西方天空的彩霞, 有時候有雲海 ).

望著樂山的方向, 天啊...要靠雙腳, 走回觀霧, 很遠哩. ( 而且還背著巨大沉重的背包 ---> 是有比第一天輕了幾公斤啦, 上山首日比較累...不過, 下山也不輕鬆, 因為已經走了兩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鋪路爪雷達... 幾千上萬衛星滿天繞行的時代, 拍照留念, 不叫做軍事機密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吊橋...後面還有將近 20 K 的漫漫長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早年 ( 風災之前 ), 那棟木屋算是入山管制站.

兒子那麼涼...徒手嗎? ( 父子騎驢, 老爸用走的 ?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沒有那麼涼啦...是去 大霸尖山 哩, 又不是爬 合歡山主峰...不可能只靠一個人背負兩人的裝備.

兒子差不多是這樣子啦 ---> 稍微輕個幾公斤倒是. ( 這是冬天帶他上山, 他的背包...夏天在衣物部份會輕一些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一棟建築物...白色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顧舊照片才發現...之後的路程, 只有在 15 K 的路邊工寮拍一張, 以及 14.5 K 的瀑布拍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就只有拼盡最後的力氣, 走到車子 ( 風災之後的管制站, 約在里程 0.4 K 的地方 ).

之後就是... 一路開車, 回到家了.

距離 觀霧 那麼遙遠的一座吊橋, 能夠拍了三次, 也算是蠻有緣的.

或許某天突然心血來潮, 特別再去走一次, 打算不去更高更遠的 大霸群峰, 只走林道就好. ( 背睡袋, 一日去, 一日吊橋附近散步休息, 一日回 或是直接兩日來回 ).

沒被染疫, 身體也沒有因為疫苗而 " 嚴重退化 " 的話... 機率應該不低啦.

因為... 好像是明年 ( 沒特別記, 似乎是 ), 另一半要準備正式退休的樣子. ( 能夠一起上山的機會或時間, 就很多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8#
發表於 2022-6-9 15:53: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冰凍楔裂.

桃山...昨天 06/08 多了一條冤魂. ( 59 歲 的女性, 原因不明 )....倒在 三叉營地 往 桃山, 路程標示 0.4K 的路徑上.

前往高山, 終究存在一些風險, 必須注意. ( 不要高估自己, 不要低估山林 ).

========================================

台灣的許多高山, 可以見到 亂石坡 ( 學名 石流坡 ), 是相當奇特的樣貌.

那些亂石的前身, 可能是很大的巨岩, 甚至於可能本來是一座高山. ( 萬年以來的風化與崩落 ).

這種地行或是地貌, 在台灣高山, 是除了窄稜與斷崖之外, " 次危險 " 的地形. ( 其實, 最危險的並非地形, 而是氣候...地獄氣候 比 斷崖 來得更要命 ).

亂石區之所以危險, 特別是在 摸黑 以及 濃霧 的狀況下, 會難以看出正確的路徑與方向. ( 石塊上, 人的足跡也極度不明顯 )....另外就是, 要極度極度的專注....很可能不小心會扭傷腳踝.

造成這個地形, 是本來的山頭或是巨石, 存在一些縫隙, 然後有水滲入...結冰膨脹, 把石塊撐裂而分開...年復一年 ( 氣溫低於零度就可能逐漸發生 ).

這個現象就叫做 冰凍楔裂.

-------------------------------------------

這是 池有山 的某處山腰, 記憶中是有兩大片 ( 不同區域 ) 的樣子, 或者是同樣那一大片的延伸. ( 懶得翻更多不同位置的照片來對照 ).

剛好有濃霧的天氣... 上登時有另外一人. ( 登完之後, 只有獨自一人, 然後...在另一處小的亂石區域, 依舊還是濃霧天氣, 差點走入歧途, 越走發現越不對勁...幸好有警覺, 後來有找到正確的路徑 ).

沒想到, 池有山 只是 不太好的開始... 後來的地獄聖稜, 最終變成逃亡記. ( 遍地落雷, 拼老命往山下衝 ).



從 雪山 的 三六九山莊 逃回家 ( 漏掉距離雪山大約 1.3 K 的最後一小段, 未竟 ), 時隔 40 天...決定獨自再度上山, 要去把目標完成. ( 沒走到的 雪山 與 翠池 ).

上山的次日, 黑森林的亂石坡. ( 上方有雲, 沒想到才走到圈谷底部, 鋒面已經到達, 遍地出現閃電與落雷, 變成 地獄翠池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便裁幾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入地獄之後, 離開地獄的大門終於打開... 然後, 終於見到 天堂. ( 藍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 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故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9#
發表於 2022-6-10 14:40: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2/06/10 又見 大霸尖山.

05/29 曾經在外出時, 湊巧能夠瞄到 聖稜線.

時隔十一天...多日梅雨鋒面之後, 早上剛剛放晴, 空氣狀況似乎不錯.

上午約九點, 在新竹市有事要處理, 上了 經國路 往 公道五 的高架. ( 那個高架是為了跨越西部幹線的鐵路 ).

上到坡頂時, 乖乖 ... 大霸尖山在很遠的正前方. ( 距離可能有 80 公里吧, 雪山被雲遮住 ).

事情忙完之後 ( 方向不同, 當然看不到 )....大約十點半, 從中華路上了 68 快速道 往東 ( 園區閘道之前 ), 又看到一次 大霸尖山.

之後的某路段 " 理應 " 能夠看到雪山 ... 但是有雲, 看不到. ( 在竹東倒是有看到 李棟山 / 內外鳥嘴連稜 ---> 屬於雪山山脈西北方的支稜 ).

拍照就免了 ---> 開車途中, 況且...不管遠得還是近的, 或是不同位置角度, 已經拍過 " 夠多 " 了.

純粹文字記錄 ---> 即使台灣的空污越來越嚴重, 偶爾還是會有空氣良好的時候. ( 只是, 日數 與 維持小時數 可能會比以前減少很多就是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0#
發表於 2022-6-10 14:51:3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再望 品田 V 斷.

在 42 #, 43 # 之類的先前文章裡面, 曾經講過那個地方...也曾經發生死亡或失蹤.

只是...實際通過那裡時, 身負重裝, 腦中只想要趕緊下降完 ( 別人好意讓路, 不便拖延任何一秒鐘 )....當然不會拿相機拍照.

快速下完所謂的 V 型 斷崖之後 ( 發現谷底不太安全, 滑一下可能就會前往 西天 ), 迅速通過潛在危險的區域, 然後開始爬升.

一處透空想要拍幾張留念...靠...早上的超級大逆光.

略....

====================================

瞄了一下別處山區, 湊巧拍到的影像.



局部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個谷底...真的會摔死人. ( 今年二月也有發生...不過, 垂直的 正港品田斷崖區域 摔過更多倒是 ).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尋覓 聖稜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4-27 14:47 , Processed in 0.051268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