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覓 聖稜線.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22-4-27 10:33:39 |顯示全部樓層
數位時期, 最早拍到的大霸與雪山.

雪山 其實還有更早的啦, 底片時代的民國 75 年 左右, 就曾經湊巧的拍到過 雪山 了.

與山林之間的某些事物或者關聯, 講起來, 就是機緣而已.

有些影像拍過, 丟一邊, 然後遺忘很久, 有些山頭曾經去過, 又丟一邊, 也遺忘很久...

久到許多年之後, 根本忘記何時才是真正的 首登, 呵呵.

一直以為, 觀霧山區的 榛山稜線, 曾經上去過三次....

翻了一些影像之後才驚覺, 原來更早之前還有一次, 卻被遺忘了將近 20 年. ( 所以是四次 ).

隱約的記憶中, 是在首次帶小孩爬上 榛山稜線 當時, 遠方的大霸與雪山, 沒能看得夠清楚.

實際上卻是...更早之前就曾經在 榛山稜線 上頭看到大霸, 嗯... 居然很湊巧的, 也是不清楚.

原來帶小孩去的 榛山, 並非首次.... 兩老最早私下去的, 才是真正的首次.

這是第一次的 榛山稜線 遙望 大霸群峰.



所以, 這次的榛山才是 首登...居然會被徹底忘記那麼久. ( 爬完回家又是庸碌的工作, 存檔之後就直接丟一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榛山 之後才隔了四天, 帶小孩爬上屋後的山頂.

當年山頂的視野非常好. ( 後來四周的樹木長得越來越高大茂密, 視角的範圍就一年比一年差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遙遠的地方, 可能直線距離將近六十公里吧, 看到有雪的山頭.

純粹只是直覺, 認為應該拍個記錄. ( 日期是 12/15 ---> 早年的雪, 日期來得相對較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早那台功能簡陋的數位相機, 還是設法拉近一下. ( 不清楚, 至少意思到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如果不是為了找一些素材 ( 有相關的影像 ).... 實際上的 榛山首登...可能到另一半真的宣佈退休之後, 都還繼續被遺忘.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22-4-28 18:00:43 |顯示全部樓層
山林小語.

在某些文章裡面, 筆者曾經幾次講說 : 山林方面的閱歷, 超過 99 % 的一般民眾.

那就... 用數字來說話.

..............................

幾年前曾經看過, 當時累積 ( 爬完百岳, 有登記案號 ) 的號碼大概是 650 位 左右.

剛才又去翻了一下, 從民國 61/05/22 ( 排位第一 ) 至 109/11/12 之間, 總共累積 748 位....48 年半 來算的話, 平均一年 15 ~ 16 位.

以過去兩三年的數字來說, 大概一年增加 25 ~ 35 位.

用 35 來算的話, 到今天為止, 差不多剛好是累積到 800 位.

撇開高齡老前輩 ( 已歿 ) 以及某些已經在山難事件離開的, 假設現在還活著的 ( 年齡不論 ), 算 600 好了.

那就是 600 / 23500000 = 6/235000, 只有約 1 / 4萬.

其他還有些已經累積超過 60, 70 座 的, 有些還在十幾二十的, 更有些只有五座八座的.

估計筆者大概是排位於 3000 ~ 5000 之間 的位置 ---> 最近的十數年來, 壓根兒也從來就沒打算或是計劃要去得到那些累積的山頭數字.

謙虛跟客氣一點, 當做自己只有排到 10000 名 的位置好了, 那就是 1/2350 =0.000425....

也就是超過 99.9574xxxx % 的一般民眾.

所以說... 敢講說 超過 99 % .... 是事實, 沒有膨風或是誇大灌水.

=============================

至於 " 數字 " 超過筆者的...甚至於已經爬過百岳的, 其實也不代表什麼. ( 一般民眾, 參加各種商業隊伍或是私人自組隊伍, 許多還是打著所謂的 輕鬆行 ---> 花錢就好, 找一些協作負責幫忙背負的那種, 完全不需要自己負重 ).

筆者在高山, 除了兩次特殊情況, 其他全部都是獨自背負重裝, 一人獨行 甚至於 膽敢在完全陌生的高山摸黑. ( 許多山區都是事先完全未曾涉足, 決定要去之後, 重裝上身就直接去了 ).

用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前往高山的, " 可能 " 還不到 100.

方式不同, 層次也完全不同... 因此 累積數字 跟 每個人所認為的意義, 未必會是完全相關.

同樣的山區, 同一個山頭... 每個人的認知, 體會, 跟 感覺 ( 甚至於所謂的 感應 ).... 也不會相同.

......................

註 : 台灣的山林, 不管高山, 中海拔 或是一般低海拔, 都有某些程度的潛在風險 ( 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狀況下, 會是非常危險 ).

獨行, 絕對不是說去就去的簡單事項, 最好事先有徹底與完全審慎的評估.

沒有 97 % 以上 十足把握的話, 千萬不要任意為之.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22-4-28 21:03:54 |顯示全部樓層
迷蹤聖稜, 機緣未至.

前面 15 # 的 觀霧榛山 首登之後, 只隔了 16 天 的週六, 兩老決定再跑一趟. ( 那些年, 所有人都需要所謂的 入山證, 好像最近一兩年才終於取消 ).

一早出門 ( 辦理入山也要耗掉些許時間 ), 然後...進入雲層, 滿山的霧, 這天確定是沒半點搞頭.

在觀霧地區四處晃...偶爾雲霧稍微散開些許.



只是霧來霧去, 別說相距數十公里之外的遠山, 連近景都有困難, 零星的幾片 青楓.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下午某時候, 決定不耗了, 回家顧小孩比較實在.

上山是雲海, 下山依舊是雲海...幸好, 濃霧行車就像三餐一般, 照樣來去自如.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次日, 週日一早, 決定帶著兩位女兒, 再去一次. ( 日期是 12/28, 小女兒當天是 五歲 又 34 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還是很差...

按這裡顯示圖片

決定開往 大鹿林道東線 ( 前往 大霸尖山 的路線 ).

途中的透空, 看到大霸方向, 加利山 與 3050 高地一帶, 有積雪...可惜天氣不佳.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又看到 伊澤山 一帶, 也有雪. ( 都稱為 大霸群峰, 屬於同一處的山區 --- 林道的海拔越來越低, 無法在林道沿途看到 大霸, 即使在 觀霧山莊, 也只能看到 " 霸頂 " 的那一點點 小平頭 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部份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到前方許多大樹上, 都掛著 虎頭蜂窩 ( 有些種類是沒有冬季休眠的 ), 瞄了一下, 前方一兩百公尺距離內的周遭樹上, 至少就有六七個.

如果帶小孩繼續前進, 一來沒啥風景, 再來又有潛在危險, 決定返回觀霧. ( 林道長度 20 公里, 可能是在還不到六七公里處決定折返吧 ).

途中透空, 再拍一張 3050 高地 的積雪.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相機很低階, 幾乎都是拉近拍攝的...實際大約是這樣子, 直線距離大概超過 15 或是 20 公里吧. ( 中央遠方的雲層那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有棵 青楓, 紅得還蠻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觀霧之後, 帶小孩爬上 雲霧步道 ( 高處的觀景平台 ).

即使清楚的知道 雪山 與 聖稜線 就在那些山巒與雲霧的後方, 只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想要看到真正清楚的雪山聖稜, 時機...或是講說機緣, 似乎尚未到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22-5-1 20:38:42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5-1 20:43 編輯

朦朧的聖稜北段.

近年來 ( 尤其疫情爆發之後 ), 遠程的外縣市很少前往, 台灣東部更少前往. ( 反正已經累積了夠多的影像, 再多去幾趟與否, 其實也沒有多大差別 ).

幾年前的某次家庭旅遊, 從新竹繞過台北再到花蓮, 然後再繼續往南到石梯坪, 之後北返到宜蘭縣.

印象中是在 羅東 吧, 一大早天未亮, 就去了某處的海邊沙灘, 準備看日出.



一艘漁船正在通過 龜山島.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不怎麼樣, 沒啥彩霞的太陽.

按這裡顯示圖片

日出之後, 望著山區的方向, 朦朧隱約的空氣條件下,剛好瞄到那個熟悉的身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居然看到 大霸尖山 矗立在遠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更近一點...只是空氣狀況不佳, 也沒有更清楚的影像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總共曾經在  台中地區 ( 國道四的高架上 ) / 苗栗縣 / 新竹縣市 / 桃園地區 / 台北市 / 宜蘭縣...都曾經看到過 大霸尖山. ( 在前述的縣市, 雪山 當然也看過 ---> 前面列的除了 新北 之外, 其他沒有列名的縣市大概也無法看得到聖稜線 ).

嗯, 其實 高雄縣 的 關山 / 嘉義縣的 玉山 / 南投縣的 合歡山 / 花蓮縣的 奇萊山...都可以看到 雪山 啦, 是說在一般平地的部份.

不管是在哪兒, 每次看到 大霸 / 雪山 或是 聖稜線 的身影, 都會有一種親切感.

至於能否拿起相機拍攝, 或是影像清楚的程度, 就只能一切隨緣了.

附註 : 穆特勒布山, 大約就是在 大霸 與 雪山 的中央位置, 山勢與樣貌都很驚人, 但是沒有列名於百岳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22-5-2 16:10:21 |顯示全部樓層
宜蘭視角, 再望 聖稜線.

前一篇, 18 # 的 " 不完整 + 模糊 " 的影像, 比較傷眼, 或許也稍微讓人失望.

註 : 其實, 對於有精神上或是情感依託的人而言, 只要能夠偶爾看到模糊的身影, 就相當有感覺了.  ( 有點類似見到久違未見的親人, 差不多是那麼樣 ).

也是一次家庭旅遊, 不是在宜蘭縣的羅東或是頭城, 而是太平山...海拔高度約 2000m 左右的中海拔山區.

距離太平山主要區域之前的不遠處, 有一條由廢棄運輸鐵道, 改建而成的步道, 稱為 見晴步道.

步道入口有塊空地, 可停數台車輛...然後, 在步道的透空處, 往西或西南方向望去...

外形獨特的 大霸尖山.



前一篇講過, 穆特勒布山 大約屬於 聖稜線的中段 位置.

黃框的 品田山 / 桃山 ( 另外還有 池有山 3303m, 喀拉業山 3133m....共稱為武陵四秀 ), 實際上是從雪山的主稜脈, 往東向延伸出來的另外一條支稜.

因此, 在這個位置與角度, 聖稜線的某一段, 會被 桃山 / 品田山 遮到. ( 白框 才是雪山的主稜脈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延伸往南, 就是台灣第二與第三高峰. ( 北稜角 3880m, 右.... 雪山主峰 3886m, 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從宜蘭縣的太平山地區 所看到的整條 聖稜線, 大約樣貌就是這樣子.

至少, 大霸尖山 與 雪山 這兩位主角, 都有在畫面裡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夠清楚, 再找機會去 補考 嗎?

免了啦, 有這些就已經 " 很可以 " 了.

畢竟, 曾經在 " 黃框 " 的山頂, 看過與拍過更清楚十倍的影像, 誰會喜歡去拍 " 很遠位置 " 的啊?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22-5-2 16:34:28 |顯示全部樓層
ASO 發表於 2022-5-2 16:17
年輕時很愛爬山,去爬聖稜線,合歡東峰,合歡北峰,合歡主峰,奇萊山.........

百岳征服多座,每年至少都 ...

真不知道80好幾的人,還能跟我們到哪裡?

孝順的先生,很鬱悶,到現在還想著幾時能再去爬山。


==============================

都已經八十好幾的話, 有機會的話, 還是儘量多陪著.

年輕力盛時期, 強者會希望弱者能夠跟得上.

等到真正 了解 / 懂得 / 覺悟 的時候, 可能就會開始認為 ---> 其實不該叫弱者跟上, 而是強者應該放緩自己的速度或是腳步.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22-5-3 15:22:20 |顯示全部樓層
連綿橫亙的 武陵四秀.

前一頁裡面的 19 # 曾經提到 武陵四秀, 是從 雪山山脈 往東延伸的一條支稜.

偶爾翻了一下, 先前為了寫部落格而整理過的相關影像, 才發現....真的很驚人, 除了影像的數量驚人, 貼過的各種圖文也很驚人.

剛好瞄到跟 武陵四秀 有關的兩張影像, 就順道補上.

一般傳統 ( I 型 ) 聖稜線, 是從 雪山 ~ 大霸尖山 ( 或是反過來 ).

另外衍生不同的路線, 叫做 O 型 聖稜線, 從武陵農場經過四秀 ( 或是二秀 ), 途經 布秀蘭山 / 素密達山 / 雪北 到 雪山, 然後回到武陵農場, 剛好繞一圈. ( 更高程度還有 Y 型, 就略了 ).

因此, 武陵四秀 的這些山巒, 也跟 聖稜線 有一些關連.

從北方看, 四秀是從右到左排列, 從西往東 ( 南方視角反之 ).

鏡頭不夠廣, 只能一次三座. ( 品田 / 池有 / 桃山 ).



加上 喀拉業.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影像的獲得, 都是某一趟行程中, 湊巧的機緣.

某些圖文的出現, 也算是某種機緣, 呵呵.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22-5-4 12:49:21 |顯示全部樓層
望著山, 因為...山在那裡.

聖稜線的主稜, 像是一長條的高聳城牆, 很容易就吸引人的目光. ( 主要是跟山較有緣的人啦, 一般遊客即使看了, 也都完全不認識, 只會說 : 那個山上有雪耶, 不知道那裡的最高處, 就是台灣的第二高峰 ).

畢竟, 能夠認得出台灣各地高山的人, 就只是很小的一群而已. ( 先前已經用數字說明過了 ).

至於 大霸群峰 ( 加利 / 伊澤 / 大霸 / 小霸 ), 在某些位置, 就會相對不明顯, 甚至於 " 幾乎 " 看不到.

不過, 即使是肉眼 " 幾乎 " 無法看到, 每次站在某個位置, 只要空氣條件許可 ( 無雨 / 無霧 ), 總會看著某個方向.

只因為...即便只能隱約的看到 " 頭頂 "...也沒關係.

因為心裡面很清楚的知道, 山... 就在那裡.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22-5-5 17:41:29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2-5-5 18:04 編輯

山林小故事.

幾年前, 在某個社群網站講說, 自己曾經在台東縣 向陽山 一帶的山區, 三次面臨著死亡邊緣的經歷.

某位在花蓮山區, 也有在從事農務的網友 ( 從發文內容判斷, 直覺上可能是有原住民血統, 太魯閣, 賽德克 或 阿美 之類的 ).

記憶中, 對方說他曾經協助搭建 嘉明湖避難山屋, 期間好像是兩個月還是三個月. ( 山屋是在 向陽山的山腹, 距離湖邊其實還有一段漫長的路程, 或許是山腰底下已經有一間稱為 向陽山屋, 因此上面的就叫做嘉明湖吧 ).

水泥 / 鋼架 / 門窗 / 鐵皮... 材料應該是利用空吊, 工人再上山去施工與組裝. ( 用人搬上去的話, 絕對會搬到死, 那間山屋不算小, 附近還有廁所哩 ).

然後, 對方說他幾次上山或是下山, 也曾經有一次發生了差點就走不到 ( 可能會半途死亡 ) 的經歷.

因此他覺得某些商業隊伍, 把 嘉明湖 的行程講得很簡單, 輕鬆可達 ( 越多人報名, 當然賺越多 ), 相當的不以為然.

許多網路上貼的漂亮風景, 幾乎都是風和日麗, 視野無敵, 其實那些只是山林樣貌的其中一種 ( 壞天氣的景觀, 也沒多少人會貼出 ).

台灣多數的高山, 有可能會有突然劇變的情況, 因此...要上高山的話, 別高估自己, 也別低估大自然.

註 : 曾經有位台北的女性, 在 向陽山 地區失蹤 ( 幾個月都沒找到 ), 然後, 好像台南的某位醫師, 利用自己的時間獨自去幫忙找, 結果在稜線底下的 向陽山屋 附近, 不幸墜落身亡.

後來, 又有一位儀隊退役, 屬於 超馬跑者 的 31 歲 壯漢, 掛點於 嘉明湖畔. ( 講究輕裝與速度, 自身的安全保護嚴重不足 ).

終究就是...山林可以很壯觀, 很漂亮...在某些時候, 也可能把人吞掉.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22-5-6 14:06:00 |顯示全部樓層
曾經的對話. ( 證明前一篇所講的內容, 都是實話 ).

在某些網路社群, 貼過相當多的故事或是圖文, 包括自己的部落格, 也持續寫了不少年. ( 後來, 算是最近一兩年, 有比較冷卻了, 不過還沒有完全停掉 ).

只是, 早先的有些社群已經收攤, 另外有些或許還沒徹底關完, 但是只剩下部份封存的圖文而已.

花了許多時間, 努力的翻了又翻, 才找到先前有過的對話內容....幸好還可以找得到, 呵呵.



把那個人講的相關文字內容, 弄得清楚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總之就是, 撇開颱風不談, 只要是會有 " 鋒面 " 到來的天氣, 就絕對不要待在 " 高山 " 上頭. ( 別說出現霜雪, 光是低溫與狂風, 就會弄死人 ---> 許多山難的死亡者, 主要原因都是因為失溫 ).

不管春天鋒面, 梅雨鋒面, 都要徹底的避開.

接下來將會寫一篇, 雪山六勇士.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尋覓 聖稜線.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5-9 04:23 , Processed in 0.059704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