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19-8-25最後登錄2025-10-31在線時間1426 小時閱讀權限90積分200354帖子7463精華0UID125495
 
   
 | 
| smhu 發表於 2025-6-25 16:23  有些事情不太想爭辨(尤其是與自己父母相關的事情),上面有人說...
 
 以我老媽來說,如果將她從護理之家帶 ...
最不喜歡的就是去評斷別人如何的去陪父母走完最後一哩路,那是人家家裡的事
 
 ==========================================
 
 是 看不懂字 ? 沒事跑來 對號入座 ?
   
 我只是說 ---> 台灣的社會, 那些狀況, 屬於 " 社會現象 " 的其中一兩種.
 
 除了 孝道 / 鄰里眼光 之外, 某部份, 也可能牽扯 高額終身俸, 以及... 保險給付. ( 講白一點,就是帶有個人的 金錢利益 ).
 
 而且, 不是筆者 自己編出來的 ---> 屬於相關討論的 社論 / 政論 的電視節目裡面, 某些 醫生 / 來賓 所講的.
 
 筆者 幾乎 有 過目不忘, 過耳不忘 的記憶力, 就不談了. ( 只要曾經看到, 一定留下印象 --- 深淺程度差異而已 ).
 
 筆者父母的部份, 基本上.... 不用公開談論或是 寫給大家看. ( 頂多偶爾寫關於 自己, 與 另一半 或是 子女們 的生活狀況 ).
 
 -------------------------------------------------------------
 
 純粹舉兩個 個人看過的真實案例.
 
 1. 台北市的某 早年同學. ( 首次見面開始算, 到 2025/09/01 就 滿 47 年 了 ).
 
 至今仍然有 不定時的 line 或是 電話 問候. ( 對方每年會到筆者家, 至少一次以上, 有時候一年見到兩三次 ).
 
 其父 是 中校退役.
 
 後來 中風 與 癱瘓在床 ( 筆者也曾經專程前往台北市, 探視過幾次, 在榮總醫院或是內湖區的家裡 )....
 
 比較早期, 其父 還能夠認得出筆者.
 
 到了後來, 看著對方的眼神....似乎, 已經不認得了.
 
 長期請 看護....沒有特別去記, 筆者自己估計, 臥床大概超過 20 年. ( 可能六七十歲發生 中風, 拖到大概將近九十吧 ).
 
 筆者講的 終身俸, 當然不是講這位同學的故事. ( 只是 中校, 而是電視裡面講的 高官與高級將領那種的 ).
 
 這位同學的 全家人 ( 同學的父母, 大姊, 姐夫, 妹與妹婿, 弟與弟媳 --- 畢竟民國 67 年開始, 就常常到對方的家中 ), 都認識筆者 --- 筆者當然也認識他她們.
 
 也是 非常正派 的家庭, 不是貪圖金錢那種的. ( 過於 勢利 的那種, 不可能完全不談利益, 而能夠持續往來將近 47 年 ).
 
 -----------------------------------------------------------
 
 2. 筆者的舅媽. ( 家母的大嫂 ).
 
 大兒子 事業相當有成就, 三四十年來, 都是某些大廠的 廠長 / 經理 / 總經理 那類的.
 
 金錢與經濟, 當然 不困難.
 
 舅媽 長期臥床與癱瘓, 請的是 外籍看護.
 
 估計, 大概也是躺了 二十幾年....直到年齡 91 或是 92 左右吧.
 
 舅舅 大約同齡, 身體狀況則是一直都很 硬朗, 幾乎一輩子沒病沒痛. ( 據說偶爾還會稍微喝一口 小酒 ).
 
 直到高齡 90 或是 91, 農曆年的期間, 筆者帶 家母 去 探視與拜年.
 
 舅舅 一看到筆者, 可以直接就叫出筆者名字, 還包括 另一半 的名字. ( 仍然 耳聰目明 ).
 
 舅媽 離開沒多久 ( 可能幾個月或是一年不到 ), 舅舅也 跟著去 了.
 
 ----------------------------------------------------------------------
 
 每個人, 都會有 不同的終老過程, 也是 每個還活著的人 ( 與每個家庭 ), 遲早以及 必須面對 的事.
 
 不要每次看到筆者寫任何文字, 就 " 直覺反應 " 的拼命鬼叫.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