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4查看 2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蓮水資源豐沛 70%流入大海 [複製鏈接]

站長

打造桃花源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21-3-17 10:23:3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西部缺水,花蓮的水卻多的不要不要的。

花蓮水資源豐沛 70%流入大海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67173
1

查看全部評分

自律來自道德,請大家發言時互相尊重理性討論,避免使用情緒化的字眼!請響應桃花源無政治,並多體諒站務維護的辛勞!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21-3-21 01:26:39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21-3-21 01:31 編輯

nature4d 發表於 2021-3-20 20:03
像一般家庭只拿來喝的RO機,濾心花多少錢?1年水費多少錢?
一人喝的水+湯算3公升好了!3*365天=1,095公 ...


註 : 根據統計, 台灣民眾每日耗水是 284 升. ( 大約一年 十萬升, 一百公噸  ).


洗澡、洗菜、馬桶…用自來水就好,不必RO機。只有飲用水才需要RO。

RO濾心的成本,就是海水淨化甚至河水淨化成本。

一人一年飲用水的自來水成本約15元,
一年份RO濾心給N人用,多少錢?

原水越髒,RO濾心耗用量越高。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
發表於 2021-3-20 20:48:3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陳青 發表於 2021-3-20 07:40
這樣說法也有問題
以海水淡化來說
是直接用馬達抽取海水,再行淡化。

中游設水庫儲水,有一個問題,中下游的農民居民用水,無法控制。

河流到出海口的水,都是多餘的,不必控制,全數收集。


=========================================

講起來, 18 # 那篇所講的, 出海口儲水, 純粹只是理論上可行而已. ( 非洲不熟, 其他世界較進步國家裡面, 大概只有 紐西蘭 / 冰島 才會比較可行吧 ).

真正的實務上, 簡單用新竹的 頭前溪 / 鳳山溪 兩條河流當指標.

頭前溪上游之一, 油羅溪, 在橫山以降, 水質就不行了.

上游之二, 上坪溪, 在 竹東 ( 火車站左右 ) / 芎林 以降, 水質也不行.

鳳山溪, 從 關西鎮郊 ( 還是指上游位置 ) 以降, 也已經不行.

撇開各種生活污水, 洗衣洗澡與清潔劑這些 / 農業用藥與除草劑....另外就是 化工廠 / 面板廠 / 化纖廠 / 電鍍廠 / 半導體廠 / 各種電子或光電產業 / 石化業 / 鋼鐵業.... 根就不可能指望什麼環保或是廢水處理問題. ( 實際上有多少比例趁著夜黑風高以及大雨時候偷排, 只有老天知道 ---> 桃園的南坎溪, 也同樣慘不忍睹 ).

因此, 除了上游源頭 " 稍微 " 乾淨一點, 台灣西部所有中游以下的河川, 都充斥幾百上千種不同的有毒化學物質, 或是重金屬的離子. ( 講更明白一點, 水裡面含有幾百種的可能致癌物質, 排放到空氣中的就不再談了 ).

因此, 在下游攔截河川是 " 徹底 " 不可行 ( 中游以上的話, 也攔不住太多 ) ---> 下游河水中的幾百上千種化學汙染物質, 比 海水淡化 更難搞. ( 海洋夠大, 經由海洋稀釋之後, 化學物質的濃度比河川要相對低很多 ).

實務上, 要增加水的儲量, 先不談海水淡化部份, 也不討論環境承載問題, 大概只剩下三條路 ---

1. 在各地河川中游以上, 繼續蓋更多座水庫. ( 例如石門水庫上游蓄水的最遠處, 羅浮 那裡蓋一座, 巴陵 那裡再多蓋一座, 分好幾段儲水 )....然後, 台北地區的 坪林 蓋一座, 灣潭 蓋一座, 烏來 也蓋一座. ( 其他縣市類推 ).

2. 繼續增加類似新竹 寶二 的 " 離槽式水庫 ". ( 雨季時, 從別處的溪流引水儲存 ).

3. 平原地區, 多挖幾座大型的 " 離槽式蓄水池 ". ( 從中游以上河段引進較乾淨的水 ).

反正還是跟前面幾篇講的一樣啦....

民眾與政府不從 " 心態 " 上去做改變 ( 或說改善 ), 持續無盡的貪婪與掠奪....水會不夠, 土地也逐漸不夠, 然後, 森林也終將會越來越不夠.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0#
發表於 2021-3-20 20:03: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FlyNews 發表於 2021-3-20 14:52
海水淡化成本最高,大多是輪船、潛艇、離島才海水淡化吧?

像一般家庭只拿來喝的RO機,濾心花多少錢? ...

像一般家庭只拿來喝的RO機,濾心花多少錢?1年水費多少錢?
一人喝的水+湯算3公升好了!3*365天=1,095公升,1年約自來水1度15元左右。


=============================================

民眾用水, 以每個人單獨算 ----

1. 假設馬桶容量 6 公升, 一天沖五次 = 30 升 / 日, 一年約一萬升被沖掉.

2. 洗澡洗臉, 假設一天 150 升, 一年 五萬升.

3. 洗衣服, 假設一天 100 升, 一年又 三萬升.

4. 澆花澆草拖地板...

5.....

註 : 根據統計, 台灣民眾每日耗水是 284 升. ( 大約一年 十萬升, 一百公噸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21-3-20 14:52:29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21-3-20 15:12 編輯

陳青 發表於 2021-3-20 07:40
這樣說法也有問題
以海水淡化來說
是直接用馬達抽取海水,再行淡化。

海水淡化成本最高,大多是輪船、潛艇、離島才海水淡化吧?

像一般家庭只拿來喝的RO機,濾心花多少錢?1年水費多少錢?
一人喝的水+湯算3公升好了!3*365天=1,095公升,1年約自來水1度15元左右。

馬達抽取「下游河水」這叫做河流…,因水質不怎麼樣只能拿來灌溉。

民生、工業用水的水質要比較好。可想想,把住家附近河流的水抽到你家後,打算怎麼處理這些水?

有河流、溪、灌溉溝渠…的農地本來就不用打井抽水,而是找地表水用馬達抽水。實在沒水可用才砸大錢打井抽地下水。

淡水/海水養殖業對水源要求比農業灌溉更高,照樣是抽乾淨的地下水。要不然養出來的魚不就跟河裡的魚一樣…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21-3-20 13:48: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陳青 發表於 2021-3-20 07:40
這樣說法也有問題
以海水淡化來說
是直接用馬達抽取海水,再行淡化。

中游設水庫儲水,有一個問題,中下游的農民居民用水,無法控制。
河流到出海口的水,都是多餘的,不必控制,全數收集。


=========================================

新加坡 地狹人稠 ( 相當大的比例要由 馬來西亞 供應 ), 確實就是用類似的方式 ( 在河口做堤壩 ), 留住珍貴的淡水資源.

其實要做的話, 一點都不難....假設某個河口工程, 全台灣隨便調度 100 台 怪手, 100 台 砂石車, 以及夠量的抽水機, 在枯水期動工, 把距離海岸三或五公里長的河床統統挖深挖寬, 做一個大型堤壩以及洩水口, 假設深度弄到 30 公尺, 寬度 300 公尺, 長度五公里的話, 就有 4500 萬噸 的水.

某些河口非常寬 ( 例如高屏溪就蠻寬的, 新竹頭前溪就窄很多 ), 說不定寬度規模可以兩倍, 搞到一億噸.

如果以我個人的觀點, 寧可做幾處河口堤壩來得到水源, 也不希望四處鑿井, 抽取地下的.

畢竟, 取用地表水算是天經地義 ( 類似不用白不用 ), 掠奪地下水, 等於是掠奪後世子孫的珍貴資源.

.......................

只是說.... 嗯, 假如執政者永遠要用 GDP 成長幅度以及世界 ( 製造方面 ) 的第一當做指標的話, 水資源再怎麼搞, 永遠還是會缺.

再來就是.... 全台灣每個人, 最好有點心理準備, 每個人可能年齡還沒有很大, 就得到 肺癌 與 肺腺癌. ( 一天裡面的每一口呼吸, 空氣裡面可能都有不同種類的化學與致癌物質 ).

最近將近連續十天, 每天的視野距離, 最遠只能看到三或五公里的景物, 四野一片矇矓....正常情況下, 可以看到二十公里的山頭, 而且很清楚.

現年五十歲以上的人, 或許已經無所謂, 至少活夠久了, 比較可憐跟倒楣的, 是四十歲以下的那一群, 幾乎半輩子都要面對很差的環境, 然後, 十歲以下的最倒楣.... 一出生就活在嚴重的空污環境裡面.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21-3-20 09:05: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og2h 於 2021-3-20 09:10 編輯

下游的水 都是 石頭 沙子 動物屍體 有毒金屬 家庭廢水....

比海水淡化更加難處理 垃圾一大堆

流到大海 塑膠沉澱到海底 屍體被魚吃掉
重金屬 沉到海底

只抽表面乾淨的海水來淨化
阿拉伯 跟缺水臨海都是這樣取得大量淡水的

海水淡化 不是很難的技術
現在把整個海洋 都淡化成無鹽水 都很容易

無盡的電力 跟有限的海水

像集集跟河川中上游水壩那種 上面的水都還有魚跟蝦
基本都是沒污染的水 一路到海水 沿路大家一起汙染
然後海水淨化 再來水蒸氣變成雲 在淨化一次 飛到山上 下雨

一個水蒸氣 淨化過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21-3-20 08:09:3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FlyNews 發表於 2021-3-19 23:54
不是在河口,而是在河的中游蓋「河庫」,這叫做「攔河堰」。水庫比較深,河庫「攔河堰」比較淺。

中 ...

但也攬了不少沙!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21-3-20 07:40: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FlyNews 發表於 2021-3-19 23:54
不是在河口,而是在河的中游蓋「河庫」,這叫做「攔河堰」。水庫比較深,河庫「攔河堰」比較淺。

中 ...

這樣說法也有問題
以海水淡化來說
是直接用馬達抽取海水,再行淡化。
淡化後還是要用馬達抽到各處飲用。

在出海口位置囤積河水,總比抽海水好多了,還不用花大錢淡化呢?
何樂不為?

中游設水庫儲水,有一個問題,中下游的農民居民用水,無法控制。
河流到出海口的水,都是多餘的,不必控制,全數收集。
1

查看全部評分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21-3-19 23:54:09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21-3-20 00:17 編輯

陳青 發表於 2021-3-19 23:23
在河口建儲水池
收集大量的水資源
無利可圖


不是在河口,而是在河的中游蓋「河庫」,這叫做「攔河堰」。水庫比較深,河庫「攔河堰」比較淺。

中游還是比下游位置高,下游用水就不必靠馬達往上抽水增加成本。

依天然地形蓋水庫才能減少興建成本,最好的地方都已蓋水庫了,再來挑「次好」的地方蓋水庫,再來就看投資報酬率,在哪條河蓋「攔河堰」?

因為「攔河堰」成本較高,儲水較少,為了六輕有做集集攔河堰,但做了又被唸…

集集攔河堰距離下游的六輕,大約60公里。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花蓮水資源豐沛 70%流入大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10 16:43 , Processed in 0.055933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