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1#
發表於 2025-2-4 20:11: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04 割 綠花菜.

算是蠻充實的 半天.

午餐與小女兒裝了幾個便當 ( 帶回租處可以少煮幾餐 ) 不談.

下午兩點半, 小女兒的東西都打點好了 --- 夫妻倆, 載她回到租處. ( 東西多, 還分成兩趟, 搬運上租處的樓 ).

原本想說, 放人下來之後, 夫妻倆先繞道去別處逛逛, 之後再回家.

另一半想說, 小女兒是次日早上才有事 ( 去台北市 ), 今天的剩餘時間還很多, 一個人也無聊....結果小女願意跟. ( 出去繞繞或是散步 ).

於是, 臨時又多了一次, 偶然機緣的短時間, 親子同遊.

====================================

公園散步與賣場採買 ( 小女用品, 家中用品或食品 ) 之後, 送小女回租處, 夫妻倆返程回家.

回到了屋前, 趁著天色尚未全黑, 簡單換裝之後, 又去菜園一趟. ( 另一半 擔心 綠花菜 沒採, 會開花或是壞掉 ).

另一半 先採了許多 芥藍菜 跟 粉豆. ( 略, 三天兩頭在採, 棵數或是數量都蠻多 ).

又拔了兩條的 白玉蘿蔔. ( 今年, 拔最多蘿蔔的一年, 因為兩趟都是拔別人的 ).

大的一條, 將近 31 兩....接近兩斤.

是否過熟, 切開才知道.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將近 30 棵 的 綠花菜, 陸續採, 常常有得吃. ( 其他種類也都很多, 吃不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總之就是.... 努力種植, 就有收穫.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2#
發表於 2025-2-7 16:00: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屋旁的雜草隨意拍.

幾天前的影像.

屋前的地上, 開著黃色花朵, 可能是稱為 兔兒菜 的東西吧.

資料是說 可食. ( 但別一次吃太多 )



花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有好幾棵.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也有許多的 豬母耳 ... 同樣可吃的植物.

按這裡顯示圖片

黃花酢醬草, 花朵非常小, 也是可食.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 菜園的一般蔬菜都吃不退, 輪不到這些 野草.

附近鄰居, 連挖起來的 樹薯, 都直接丟棄.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別人丟棄的巨大花盆, 另一半 種了蔥 ( 的頭根部 ), 插枝的 九層塔. ( 外家帶回的, 有活 ).

筆者不喜歡這種帶紫色梗的風味. ( 自己的菜園有綠色葉子的, 氣味比較習慣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一種, 類似 兔兒菜, 但是植株跟葉片都比較大.

地面到花朵, 可能高達五尺.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野生植物, 其實都可以成為食物.

只是....平常可以食用的菜類太多, 都變成 " 只供觀賞 " 而已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3#
發表於 2025-2-9 20:50: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09 酸菜 翻桶.

第一梯次的, 已經變成 八瓶 福菜 了.

第二梯次, 01/30 初二傍晚, 筆者專程去 " 入桶 " 的.

算起來, 剛好已經十天.

因此決定, 該 翻桶了, 上層與下層的位置, 稍微互換. ( 因為是 高的桶身, 翻一下, 可能發酵均衡一點 ---> 不翻也可啦 ).

-----------------------------------------------

菜園邊, 需冷時數 較高的 河津櫻 樹枝, 葉芽 比 花芽 還多. ( 花芽分化的時間點, 不夠冷 )

接在兩棵不同的樹, 略.



山櫻花, 同樣是接枝的. ( 實生的話, 可能要六七年才會開花, 接枝 頂多兩年就能夠看到花, 甚至於次年就有.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顏色, 蠻討喜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另外一棵, 枝葉更多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花苞還很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櫻花比較不用很冷, 就可以形成 花芽...因此, 狀況很正常. ( 先花後葉 ).

==================================

另一半 戴了手套, 然後準備翻桶 --- 把上層的, 換到下層.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梯次比較少, 只有 19 棵. ( 上梯次 34 棵 --- 但是也只剩下一半, 送出一堆 ).

剛開桶時, 聞了一下....確定沒壞, 有 酸菜 的氣味. ( 鹽巴太少的話, 可能會爛掉...太多的話, 可能不容易發酵 ).

因此.... 成功率, 至少七或八成吧.

之後, 大概都會成為 梅干菜. ( 反正, 筆者要的 福菜, 已經夠了 ).

註 : 後面還會有第三梯次, 也有三十多棵....再研究. ( 成長中, 還不夠大棵 ).

-----------------------------------------------------

至於, 割了一大袋的 巨大芥菜葉片, 青花菜, 高麗菜, 粉豆, 白玉蘿蔔 ( 另一半 又要做 蘿蔔糕 )...統統略.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4#
發表於 2025-2-18 14:26:0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17 收酸菜.

到了傍晚 17:00 的時候, 另一半 才突然問說 : 後面好像有兩天, 會有陽光, 是否該去把酸菜收回來 ?

哇哩, 已經五點了, 再到山區菜園, 還要求筆者額外取兩支 桂竹 回家 ---> 竹桿當晾曬架子. ( 上一趟是用鄰居砍平的 綠籬 上方平面曬的 ).

而且距離車子蠻遠, 第二梯次的 19 棵, 假設一棵三斤就好, 大概就六十斤. ( 實際提過之後, 大概是不止 --- 相當沉重的滿滿兩桶 ).

即使可能必須搞到摸黑, 終究還是乖乖去了.

先鋸了兩棵的桂竹, 修掉副枝葉與中尾段 ( 留比較粗壯的一截, 因為要負擔重量會下彎 ), 扛到車子, 綁在車頂架.

然後裝了第一桶, 準備提往車子. ( 大概兩百公尺的古代蜿蜒小徑 ).

天空都已經快要全暗了, 拍個簡單記錄.



之後, 又提回第二桶, 放到車上, 任務完成, 開車回家.

畢竟, 另一半 交代要做的, 都必須乖乖去做. ( 不合理的當然除外 ).

-----------------------------------------------------------------

回家之後, 另一半 先掛在屋前 ( 可避雨的早年候車亭 ), 裡面由筆者裝的幾條粗鐵絲上. ( 晚間讓它們陰乾滴水 ).

後面屬於 剝成單片葉子, 以及曬乾的部份, 都由另一半負責.

第一梯次 ( 酸菜分送之後剩餘的 ), 已經變成八瓶的 福菜. ( 後來天氣不佳, 沒辦法繼續曬到更乾, 乾脆先收成福菜 ).

這個第二梯次, 準備讓 另一半 變成 梅干菜. ( 她比較想要的最後模式 ).

至於....到底會變成哪一種, 就....老天 決定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5#
發表於 2025-2-19 17:03: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18 酸菜湯好喝.

大概是 02/16 到山區掃墓的前一兩天吧, 兒子說想要吃 福菜 或是 酸菜 ( 排骨 ) 湯.

因為另一半煮了一大鍋的羊肉爐火鍋湯. ( 美式賣場的冷凍羊肉爐那種的, 加上火鍋料 ).

筆者就沒有動作了.

02/17 傍晚, 把第二梯次, 19 棵 的酸菜, 都搬回家了, 只送給附近的某親戚一棵 ---> 過年期間都送過 " 很大棵 " 的, 不用再一次去四處送.

家裡面留一棵, 其他 17 棵, 另一半開始先晾在粗鐵絲上頭....然後筆者回到家中.

看到廚房地面, 有三棵蠻大的 萵苣, 以及一袋濕濕的東西, 筆者一瞧, 一棵 酸菜.

筆者聞了一下, 氣味普普...........另一半 走進來, 也聞了一下, 說 : 家裡的比較香.

筆者說 : 這種傳統方式 ( 可能曾經腳踩過或啥的 ) 做的, 直接丟廚餘算了. ( 衛生概念或感覺比較不好  ).

另一半 不同意. ( 浪費食物 ).

筆者說 : 那妳拿去曬成乾好了, 用自己家裡的煮湯就好. ( 至少已經變成乾, 幾年之後, 相關記憶也隨著退去 --- 剛好有另外 17 棵 也要曬乾, 只佔整批的 1/18 而已 ).

另一半 拿出去晾, 又回到廚房, 把家裡自己留的那一棵, 裝入塑膠袋, 放冷藏.

---------------------------------------------------------------

02/18 下午, 另一半 問說 : 還有 排骨 嗎 ? 兒子說想要喝酸菜湯. ( 或是 福菜 也可 ).

筆者翻了一下冷凍區, 好像已經被另一半, 較早的時候煮掉了.

但是有翻到兩塊 生豬肉 ---> 原本另一半買回家, 準備 02/16 掃墓要用的 三牲 之一. ( 筆者想用 罐頭 與 雞蛋 之類取代熟豬肉, 當時切成三份, 跟白玉蘿蔔, 紅燒掉其中的 1/3 ).

於是拿了一塊起來, 泡水. ( 解凍 --- 距離晚餐, 時間不夠多 ).

之後一起去菜園, 弄一些事情.

====================================

晚間回家之後, 換完裝....筆者開始弄晚餐.

其中一項, 當然就是 酸菜肉片湯 了.

兒子回到家, 筆者正在廚房切豬肉, 兒子問說 : 晚餐吃什麼 ?

筆者答 : 酸菜肉片湯.

兒子說 : 還以為是火鍋肉片的那種肉片哩, 這個...是 豬肉 " 塊 ". ( 因為是一整塊 ).

筆者說 : 切薄一點就是肉片了啊.

兒子上樓回房. ( 換裝, 開他自己房間的電腦...日常的動作. )

一棵酸菜, 筆者只用了一半. ( 剩餘的繼續冷藏 --- 單次的份量煮太多也吃不完 ).

-----------------------------------------------------------

晚餐時間, 兒子用大碗裝了飯, 高麗菜 ( 家裡種的 ), 酸菜與肉片或其他....開始吃.

然後問說 : 原來不用踩, 也不用搓揉過, 只煮掉半棵, 也可以這麼酸.  ( 02/17 晚間, 筆者夫妻的對話, 他剛好在旁邊 ---> 別人送的拿去曬, 吃自己家裡醃的 ).

筆者答 : 基本的化學作用而已, 鹽巴本身就有 滲透 的能力, 然後大菜就會慢慢起化學反應. ( 不需要特意把表皮踩破或是搓破 ).

那些 " 怪招 ", 是以前的人, 自己發明的. ( 筆者沒有要跟隨 ---> 跟隨自己的知識跟判斷就好 ).

========================================

兒子想要吃的 酸菜湯....至少, 終於煮了.  ( 之前因為有火鍋湯, 所以拖延 ).

兒子吃完飯菜, 又裝了一碗湯 ( 當然有酸菜與肉片 ), 統統吃完了.

離開餐桌之前, 兒子說 : 酸菜湯好喝, 謝拔. ( 每次的餐後, 離開廚房或是要上樓之前, 子或女 們都會講 " 謝拔 " 這兩字, 或是 謝爸謝媽, 謝媽 之類的 --- 純粹都是由另一半煮的話 ).

-------------------------------------------------------------

至少, 2025 年初的兩梯次酸菜 ( 34 + 19 棵 ), 醃得都很成功.

首梯次的生芥菜還兩棵, 第二梯也留兩棵. ( 先留下來, 如果某天想要改吃 芥菜雞湯 的話 ).

第三梯次好像還有 32 棵. ( 因此菜園總共還有 36 棵 ).

然後, 第三梯次, 可以先割半數. ( 超過半數, 都已經夠大棵了 ).

最後才第四梯次....全部結束.

算起來, 冬季蔬菜的方面, 黑葉白菜 / 青江菜 / 芥藍菜 / 綠花菜 / 茼蒿 / 白玉蘿蔔 / 高麗菜 / 粉豆 / 豌豆 / 萵苣 / 芥菜 / 芹菜 / 蔥.....

每個項目都很成功. ( 除了 02/18 ... 第二梯次的 高麗菜, 被 另一半 臨時出怪招 之外, 筆者當時被搞得很生氣 ).

而且其中, 收穫最大的, 應該就是 福菜 或是 梅干菜 了 ---> 因為可以慢慢吃, 保存 " 很多 " 年.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6#
發表於 2025-2-20 07:50:5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nature4d 發表於 2025-2-19 17:03
2025/02/18 酸菜湯好喝.

大概是 02/16 到山區掃墓的前一兩天吧, 兒子說想要吃 福菜 或是 酸菜 ( 排骨 )  ...

誤以為真的要腳踩後才有味道!!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7#
發表於 2025-2-20 13:11: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hongjen 發表於 2025-2-20 07:50
誤以為真的要腳踩後才有味道!!


許多 " 怪招 / 奇招 / 步數 ", 都是以前的人, 所 " 自以為 " 的.

畢竟上一代之前的人, 基本上都沒有聽過或是學習過 化學 / 科學 / 物理 / 化學反應 這類的知識.

4D 杯杯 從 2014 " 自己 " 開始種菜開始, 醃 酸菜 就沒有使用 腳踩 的舊觀念了.

觀感與衛生問題 ---> 即使是腳有洗過, 甚至於穿鞋底已經洗乾淨的鞋子. ( 也不要 --- 多餘的動作而已 )

甚至於連 手搓 都免了 --- 割起來之後就掛著, 太陽曬軟到某程度, 葉片可以彎曲不會折斷, 就直接入缸, 加鹽加水. ( 鋼網與中型石頭稍微壓住, 不讓任何葉片浮出水面 ).

早年種的如果沒那麼大棵, 還把每棵都先用 滾水燙過 再醃. ( 多此一舉, 又不是要 生吃 ).

入冬之後首梯次的, 稱為 苗栗種, 單棵就五六斤, 葉展一公尺, 根本沒那種大鍋.

因此就直接醃, 除了洗掉些許沾染的泥巴, 所有 " 舊的招數 " 都不需要.

至少, 前後兩個梯次, 成果都算是相當成功.

--------------------------------------------------------------------

上一篇有提到 ---> 另一半 臨時 " 出怪招 " ( 屬於第二梯次, 準備會開始 包心 的 高麗菜 的方面 ), 被她搞到幾乎氣到翻臉.

當時氣到連拍幾張照都懶了. ( 已經被毀了, 沒心情拍 ).

有機會再補拍, 順便寫個一篇.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8#
發表於 2025-2-20 19:52: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被 另一半 " 出怪招 ".

詳細日期已經 " 氣到忘了 ". ( 也沒心情拍照, 說不定是 02/16 還是 02/17 的下午, 所發生的事. )

前面文章提到的...

===================================================



=========================================

實際日期也不重要啦 ---> 已經發生的事, 也無可奈何.

故事要從 外家 ( 岳母 ) 開始講起.

童年時代因為家境, 沒有讀書, 也不識幾個字. ( 只知道遵照傳統, 做一些農事那類的 ).

大約十年前, 外家的下方幾百公尺, 某 外家親戚 的一塊土地, 大概四分或是出頭一點吧, 賣給一位新的地主. ( 新鄰居 )

那位新鄰居, 也沒讀什麼書. ( 國中學歷 ).

但是, 誇耀與吹噓 " 自己 有多會 又多會 " 的功夫, 幾乎無人能敵.

常常騎機車, 到外家串門子 --- 宣傳他又有什麼成就或是收穫那類的. ( 包括全台灣唯一的所謂 橡木桶 高梁, 也聽過很多年了 ---> 今年 大年初二時, 筆者有實際 體驗過 / 以及了解狀況了, 誇耀成份比較大 )....其他略.

外家的老人家, 把那位新的鄰居, 簡直崇拜到...當成 神明 一般的看重.

小舅子夫妻住在家裡, 但是對於農事, 幾乎也全無概念. ( 小舅子長期在外地工作, 近幾年才搬回老家 ).

只能任由那位鄰居, 講得天花亂墜, 或是順便學得一些 " 怪招 " 之類的.

-------------------------------------------------------------

回到 另一半.

對於農事與植物, 也屬於完全的一知半解, 或是根本的不知不解. ( 長期以來都在職場, 2024/10 已經離開職場兩個月之後, 才開始跟筆者前往山區的菜園 ).

她經常跟老人家 line 視訊, 除了關心健康狀況, 也常常詢問一些 " 傳統古法 " 那類的東西. ( 醃製某些食物的過程方式啥的 ------> 只是 醃酸菜 / 蘿蔔乾 或是 竹筍 的方面, 筆者強制只用筆者自己的方式, 沒讓她按照那些舊觀念與方法 ).

例如腳踩手搓還是用 沉重巨石 壓縮, 減少水份含量那類招數的. ( 除了衛生概念, 或是沒那些必要, 更或者....會影響口感, 尤其是使用大石頭去壓出水份的方式 ).

於是, 另一半 也因此, 會從老人家那裡, 學到某些 怪招. ( 以及老人家從那位新鄰居, 輾轉得到的錯誤觀念. )

======================================

幾天之前, 跟另一半到菜園....

另一半 看到兩畦, 屬於 第二 與 第三梯次 的雪翠高麗菜 ( 共四十多棵 ), 葉片眾多又旺盛, 而且也似乎快要開始 包心 了.

她說要拔草, 要求筆者先不用管那兩畦, 去處理其他的....筆者也沒管她.

一些 茼蒿, 芹菜, 蘿蔔 啥的, 筆者都弄完了. ( 澆一些肥料水之類 ).

然後又弄了三十多棵的 大菜. ( 芥菜 ).

再弄完 第四梯次,屬於 最後一批, 二十幾棵的 高麗菜.

另一半 把一畦拔完, 第二畦也拔完之後, 叫筆者去澆水, 說要讓它們快點長大. ( 四十多棵哩 ).

筆者提了水, 一棵又一棵 ( 單棵澆灌 ).... 到了第四或是第五棵, 筆者覺得....情況好像有些不太對.

另一半 拔草的同時, 居然直接把一大堆的綠色葉片, 都折掉, 丟棄在地面上.

就這樣一下子而已, 四十多棵 " 已經準備開始包心 " 的高麗菜, 統統都只剩下 " 半條命 ".

那是 另一半 從外家老人, 或者新鄰居得來的訊息 ---> 葉片太多, 會影響未來生長, 只要留下個 " 幾片 " 就好.

於是, 連問都不問 ( 筆者 ) 一聲....邊拔草, 邊把一堆的葉片, 統統都折掉大半.

==================================

筆者見狀, 停止澆水的動作.

直接叫另一半過來. ( 筆者站在一粒 高麗菜 的前方 ).

另一半 走過來, 筆者指著那顆高麗菜說 : 妳看 包球 旁邊的葉子, 又大又綠.

就是要有 很多片 / 很大片 的葉子, 進行光合作用, 產生養份, 才能支援中央那粒的生長.

妳把葉子摘掉近半, 每一棵都直接受到 " 重傷 ", 等它們再度長出葉片都來不及, 是要 包個鬼 啊.

又不是要採葉子回家吃, 沒事搞成這樣子.

我不玩了....回家. ( 真的是差點被她給氣死 ).

然後把 澆水桶 要拿回工寮以及閃人. ( 全被搞成重傷, 還澆個鳥蛋 ).

另一半說 : 桶子先放著, 等一下我 ( 她 ) 再澆.

筆者走到回程小徑的路邊, 找位置坐著等. ( 沒心情在菜園繼續耗了, 又不能放下她不管 --- 離家有不短的距離, 走路的話還可能摸黑 ).

其他略.

=========================================

2025/02/20 補拍, 幾張代表.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之前秤過一粒, 兩斤 12 兩.... 這粒還沒採, 可能會破三斤.

按這裡顯示圖片

被 折葉子 那天, 就是叫她看旁邊那些 大又綠 的葉片 ---> 中央才能長得夠大.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已經又過了許多天, 被折掉丟棄的一堆綠色葉子, 都變成黃色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傍晚回到家, 在自家群組, 筆者寫了幾行字 ---> 給 另一半 看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附上兩張相關文字. ( 葉片的數量與旺盛程度, 非常重要 ---> 不要隨便使用 道聽途說 的 " 怪招 ".... 那些行為根本就是在 搞破壞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另一半 ( 黃色蓮蓬 ) 貼了 臉紅 的圖案. ( 大概知道錯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臨時冒出那些文字與圖片, 三個子女都沒人產生疑問 ---> 怎麼突然講這些.

既然沒人問, 筆者也不用多講述 " 已經被發生 " 的慘案了. ( 只有寫在這一篇 ).

避免傷到她們老媽的 良好 形象.

-------------------------------------------------------------------

回顧 " 案件發生 " 的原因 ---------

1. 知識 很重要, 不要隨意的相信或是模仿, 一些 " 聽來 " ( 而且未經證實 ) 的事.

如果自己不懂, 又隨便相信某些 怪招, 得不到任何好處或是幫助.

2. 獨斷獨行, 非常要不得. ( 想要折掉葉片, 事先完全沒徵詢筆者的看法  ).

3. 已經發生....就發生了, 也只能面對. ( 在菜園已經生過氣, 回家就當成沒事 ).

----------------------------------------------------------------

終究, 沒有人能夠 " 懂得所有的事 ". ( 包括筆者自己 ).

也沒有 十全十美 的人類. ( 每個人, 都 有優有缺 ).

因此.... 發生就發生, 日子照常過.

至少, 02/19 晚間....雙方又是相安無事. ( 那部份, 屬於講古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19#
發表於 2025-2-21 12:14: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20 醃漬物的概況.

第二梯次的酸菜, 還在晾 --- 另一半 想要變成 梅干菜.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地面上, 鄰居廢棄的大盆子, 另一半 種了一些蕃薯葉跟蔥. ( 菜園有很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農曆年前與初二下午, 兩次分別到不同親戚的田地, 總共可能採了 250 ~ 300 斤 的小蘿蔔. ( 自家的 白玉蘿蔔 還不列 ).

除了用來製作十幾個的蘿蔔糕之外的, 都已經切塊以及曬成乾. ( 暫時放著而已 )

02/20 晚間, 另一半 正式收拾 蘿蔔乾, 裝瓶.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二梯次採的, 部份有 過熟 的狀況 ( 顏色較白與缺乏水份 ), 曬乾之後會帶有一些白色的痕跡.

整體上, 佔比不高, 也不嚴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後秤重的結果.

11 + 5.5 + 3 + 3 + 0.7 ( 最後剩餘的零星 ) = 23 台斤.

哇哩... 23 斤 的蘿蔔乾, 不知道會吃到哪一年.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0#
發表於 2025-2-22 16:52:0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5/02/22 菜與豌豆.

各種的菜類, 基本上都不缺.

偶爾割一把芹菜....太多菜吃不退, 多數都已經快要老掉了.



高麗菜, 偶爾採個兩顆三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菠菜, 首梯次的狀況不太好, 但是也夠吃好幾餐. ( 偶爾採一些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豌豆, 兩包種子, 兩種顏色的花. ( 實際發現, 白花還分成不同的果實形狀 ).

紫色花朵....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日子, 它們會變顏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到了 深藍紫色, 就開始出現果莢. ( 以前只知道採, 不曾觀察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更早一點就發現, 它們有出現 雙胞 的可能性. ( 這張是 02/15 拍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手採了一些, 沒秤, 可能半斤吧.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採完之後, 才臨時想到....拍幾張 雙胞 的. ( 幸好還有看到幾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山區的生態比較 " 完整 ", 各種生物都存在.

許多開 雙花 的豌豆, 上方的那一朵, 多數都會被 鳥類 ( 可能 白頭翁 ) 給啃掉.

單花 同樣也會被啃掉. ( 那一節 就沒果莢了 ).

幸好, 那些生物, 都是 綜合 的吃, 各種不同菜類, 平均分攤之後, 不至於 全毀. ( 人類 還能夠吃到一部份 ).

假如它們 專攻 豌豆 的話, 就沒得玩了.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_2025版,新竹山區,無盡的墾荒歲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5-2 14:46 , Processed in 0.058404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