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4查看 0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追追追/電線千萬別綑綁 小心使用時會起火? [複製鏈接]

站長

打造桃花源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6-7-20 17:03: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昨天國道發生重大火燒車意外,造成26人全部罹難,目前禍首有可能是電線走火...


所以再次提醒用電的安全...,而 有時電線走火 不一定是老鼠咬的....有也可能高溫老舊造成破損,日本有做過實驗,車內的電線若長期高溫造成破皮外露,低電壓高電流,行駛中不斷和外殼碰撞,60秒後,很有可能會短路造成火燒車事件...


至於電線千萬別綑綁,若是高耗電量的電器商品是要注意的,以前就碰過電鍋煮太久電源線是會燙人的,插頭也熔掉..,若當時電源線是捆綁的,有可能會因為集體高溫互相影響,造成電線走火...

http://www.nownews.com/n/2013/09/24/977458

調查結果:

將電線綑綁在一起,的確有可能造成電線起火,建議民眾在使用電線時,還是將電線延展開來比較安全,此外,電器也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以免發生意外。

調查報告:

因電線走火而導致火災的新聞,大家應該時有所聞,不過電線走火的原因有很多種,而其中一種起火原因竟是將電線綑綁在一起?近來,網路上流傳著一部實驗影片,有人將電器電線太長的地方捆綁在一起,然後再插電使用,幾分鐘後被捆住的電線竟起火燃燒,這讓討厭線路四散、愛用集線器的宅宅前輩蘭陽溪相當恐慌,特別顯靈詢問大甲溪,起火的原因真是因為電線綑綁在一起嗎?

宅宅蘭陽溪的確該擔心,因為曾合作多次的資深理化老師向大甲溪說,雖然機率不高,但綑綁的電線的確有可能讓電線起火。

資深理化老師表示,電線只要接上電源後,溫度都會升高,不過電線外的橡膠耐熱程度十分高,假如是單一條電線延展開,就不太可能讓橡膠熔化;但如果電線被捆綁住,就形成了繞線圈的狀態,再加上電磁感應,容易使電線溫度上升的更快,導致橡膠熔化,最終使電線外露形成短路起火燃燒。

「但綑綁電線並不是造成電線起火的唯一原因,瓦特的多寡以及是否長時間使用也是起火的原因之一;像800瓦特的電器如果長時間使用,就會比400瓦特的電器更容易起火燃燒。因此除了在使用電器時,不要將電線綑綁在一起之外,電器也盡量不要長時間使用,不用時也一定要把插頭拔掉,千萬不要一直通電,以免電線短路起火燃燒。」資深理化老師向大甲溪解釋道。

聽完理化老師的說法之後,大甲溪就有了疑問:將電線綑綁在一起會不會是許多火災發生的原因?為了尋找解答,合作多次的資深消防隊員成了大甲溪這次請教的對象,就來聽聽消防隊員是怎麼說的。

資深消防隊員表示,電器火災是目前消防隊最常處理的火災事故,因綑綁電線而起火的案例也有發生過,但並不常見。

不過,資深消防隊員也提醒民眾,雖說因綑綁電線而造成火災的案例不多,但也千萬別為了方便整理電線,而將電線綑綁起來。他解釋,這樣或許會比較好收納,但這種做法也會使電線溫度上升更快,更有可能將電線外的橡膠熔化,導致火災發生。

中天新聞也曾針對綑綁電線起火燃燒做出報導。新聞中,記者實地測試將綑綁電線及延展開的電線插電使用後,何者溫度會上升;經過10分鐘的測試後,結果出爐,綑綁電線的溫度確有上升,而這也印證了前述兩位專家的說法:綑綁的電線溫度會上升較快。

此外,資深消防隊員也跟理化老師持相同的看法,電器千萬不要長時間使用。因為當瓦特數超過電線所能負載的程度時,電線走火的可能性就會很高,像神明廳常使用的插電式蠟燭,因為長時間使用而導致電線走火的案例就十分的多。

資深消防隊員也提醒大家,延長線也別過度使用,插太多插頭,因為那也是時常導致火災的原因之一。

因此,總結以上的調查發現,綑綁的電線因為會產生繞線圈的狀態,因此,走火的機率的確比單一條電線高。此外,每條電線所能負載的瓦特高低,以及電器是否長時間使用也都是起火的原因之一,所以建議民眾,無論使用或收納電線時,都盡量不要綑綁或是硬折,以免造成電線的內部銅線損壞。
2

查看全部評分

自律來自道德,請大家發言時互相尊重理性討論,避免使用情緒化的字眼!請響應桃花源無政治,並多體諒站務維護的辛勞!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網路追追追/電線千萬別綑綁 小心使用時會起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6 21:57 , Processed in 0.045086 second(s), 14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